中国网·新山东频道4月15日讯(实习记者 刘霄)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济南独特景致的真实写照,济南也因泉而闻名天下。据了解,泉水自2003年9月以来持续喷涌至今达11个年头,创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泉水持续喷涌最长时期,大大提高了泉城知名度,明显增强了城市魅力,对于当前我市创建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等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突出泉城特色,保持泉水持续喷涌”战略目标,采取了“置采、补源、增雨、节水”等综合性保泉措施,全市上下形成强大的保泉合力,保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正处于枯水季节,泉水水位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尤其是去冬今春以来,济南市降雨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少(60%以上),致使泉水水位降幅较大。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调度保泉情况、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根据泉水形成机理科学保泉,创新保泉,最大限度地保持泉水水位稳定。截至14日,趵突泉水位为28.25米,比去年同期高8厘米,并处于2003年持续喷涌以来同期较高水位。
据了解,济南市将展开下一步的保泉措施和思路。
坚持日常保泉与应急保泉相结合。保持泉水喷涌工作坚持预防管理与应急措施并举的原则,在做好依法保泉、引水保泉、封井保泉、节水保泉、水源涵养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根据趵突泉水位动态变化情况,适时启动和加大补源、限采等应急保泉措施,减缓泉水水位下降速度,保持泉水水位相对稳定。
加强泉水源头保护。加快修编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对泉水补给区、重点渗漏带和出露区提出分区分级分层保护,限制泉水补给区、出露区开发建设,禁止重点渗漏带开发建设,加强南部山区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控制村镇规模,保护水库及地下水源地不受污染,保持南部山区良好生态环境。
实施工程保泉,推进措施长效化。结合水生态城市建设,加快泉城水系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全市水环境系统;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引黄灌溉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封井保泉步伐,改变工业仍使用地下水的现状。同时,积极推进分质供水、先观后用等工程,为市民饮用地下水创造条件。
加强保泉研究,提升保泉水平。建立影响泉水水位因素分析系统,科学研究各因素(大气降雨、泉水有效补源区、地下水开采量等)与泉水水位的关系和影响,为科学保泉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针对今年首次实施的多点补源,重点监测补给区地下水流场和补源效果,采取示踪试验等技术手段逐步摸清各渗漏带地下水走向,为科学保泉提供实践依据。
初审编辑:阚金剑
责任编辑:王显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