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节假日改革的人都知道,2008年之所以要将除夕纳入春节假期,就是公众多年呐喊的结果。“除夕放不放假”并不单纯是个时间调整的问题,每个节日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等因子。以我国传统习俗来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文化佳节,换句话说,过年过的就是一种文化,除夕夜作为春节期间重要的文化标识最为中国人看重,它承载着很多内容,比如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不少地方在除夕也会有很多传统节庆活动,这些都是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象征。除夕放假,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尊重和传承,更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关爱。如果从正月初一才开始放假,这相当于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除夕的传统的文化意义。如果从这个层面考虑,恢复除夕放假是有其必要性的,如此看来,2008年开始设立的“除夕假”,显然是一次接地气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为什么在2014年节假日安排时,要将除夕从春节法定假中移除出去呢?从当时的调查方案和结果来看,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此给出权威解释,具体原因令人一头雾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出尔反尔”的改革,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今年,相关部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除夕放不放假”开展网上调查,显然是意识到了2014年的春节假安排不尽科学,没有事前征询意见。虽然再次将多年前已经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的问题,再拿出来征询一次民意有多此一举之嫌,但这种注意倾听民声、知错就改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除夕放不放假,理当征民意。为了让2015年的春节假放得更科学、更人性化,调查一下民意,确认一下“除夕假”到底该不该取消,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认为,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会对一部分异地就业的人群造成影响,这类人群有正式工作,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对于各城市本地人来说,初一开始放假反而会增加至少半天的隐性假期福利。此外,对于两三亿的农民工来说,春运的提前期是40天左右,所以哪天开始放假对他们来说显得无关紧要。如从多数人的角度出发,改回除夕放假的意义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