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取消存贷比监管有助于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一家银行贷款投放多少,除了取决于自身经营能力外,还有受制于悬在头上的“红线”——75%的存贷比。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银行存贷比高,意味着银行的盈利能力强。但银行存贷比也不是越高越好,为防止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最高存贷比例为75%。
“存贷比的取消是必然结果。”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作为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存贷比监管指标已经不适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负债成本不断上行的现实,不能反映银行业的真实流动性状况,反而导致了资金的扭曲。有的银行为了满足存贷比监管要求,往往出现月末、季末“冲时点”、存贷款“大腾挪”等现象。
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这有利于完善金融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
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387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510亿元,同比少增281亿元。与此同时,尽管今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5.67%,但仍有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存贷比接近甚至超过75%的监管要求。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研究员钟华表示,取消存贷比将直接有助于中小银行信贷投放释放出更多空间。鉴于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将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降低其融资成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崛起、直接融资增多等因素导致银行存款增速放缓,受制于存贷比考核,银行的贷款投放也相应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存款利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银行的负债成本高居不下,取消存贷比考核有助于贷款利率的下行,推动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商业化、市场化经营,在自担风险的背景下,不必再给其发展戴上紧箍咒。”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如果一些银行因为盲目经营、无序放贷,在风险控制方面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资金安全。
曾刚认为,尽管取消了存贷比监管,但银行业监管部门正逐步引入新的、更成熟的国际监管指标,完善对银行业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