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问题一:人多活少
所谓的人多就是流动打工者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少,据调查者反应,他们一个星期能用三四天找到活做就很不错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工业4.0以后对低端工种需求量减少,互联网+正在升级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社会正在由单纯人力向智能化转变,社会对农民工的岗位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只靠双手干活的单纯劳力需求,转变为可以付出体力的技能型人员;而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得无地农民数量在逐渐增多,他们在失去耕地后,也加入到农民工就业大军中来,就业市场往往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家住济南市中区南康村的刘大哥是一位地道的济南人,一直靠种地为生,但是这两年因为济南城市发展需要,他们家的地因为拆迁需要给收回了,没有了土地,刘大哥也加入了进城务工人员大军,想靠自己的双手来找个合适的工作。“我们那边说是要建新小区,这不就统一拆迁了,把耕地也收回去了,挨家分了些钱,但是没了地也不能闲着,这不就出来找点儿活干。”
虽说农民工一直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工作岗位也有一定的约束性,但是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正在调整结构,如建筑工人、服务员、废品回收、环境保护、城市清洁、钟点工等工作岗位,城市人一般都会主动放弃,从这一方面来看,农民工进城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
农民工就业问题二:工作环境较差,易造成伤病
从了解中记者得知,这些农民工代表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市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险等工作。例如来自济阳的张大姐,她跟丈夫在济南某小区从事小区内楼道环境清扫及垃圾清运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比较差,冬天还好,一到现在炎炎夏季,垃圾箱周围蚊蝇乱飞,加之桶内垃圾变质,腐败气味弥漫,经常戴着口罩也容易被气味熏得直晕。“像我们这个工作,不但夏天热的直冒汗,就是光闻那味儿一般人也受不了,没多少人愿意干,更别说城里人来干了。”张大姐跟记者说。
而有的农民工所从事的是机械操作或者建筑工程这种风险性比较高的工作,虽然工资比其他岗位要高一些,但是危险系数也很大。加之农民工多是短期培训后上岗,甚至有的没有经过培训就参与工作,经常会出现由于对环境、机械操作等不熟悉而出现大小不一的伤病。
平时,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男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女的要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操持家务,一旦出现伤病,自家的生活便会打乱节奏,不但无法挣钱照顾家庭,还因为伤病增加了经济负担。出现伤病后大多数雇主还是会负担一些医药费用的,但也有个别雇主置之不理的。这些伤病还有雇主冷漠的态度,不仅对农民工身体心理上造成伤害,更加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