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A型新一代高速列车。
隧道掘进神器“贯龙号”。
由飞机牵引车牵引的运-20飞机。(新华社照片)
“6月底,2万吨级半潜船‘泰安口’号,载着两座四层楼高的大型设备,由青岛驶往万里之遥的北极,用于中俄合作开发重点能源项目——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极寒地带对装置质量、精度要求极高,由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承建的这两套装置,是‘青岛制造’又一次在‘一带一路’大显身手。”8月7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记录了青岛高端装备制造的创新成果。
高端装备制造是大国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代表。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型飞机、神舟飞船等航空航天装备、高速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深潜器等海洋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创新征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这些大国重器中,“青岛元素”频频闪现,折射出青岛装备制造水平的巨大提升,体现出青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显著效果。
今年上半年,我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工业千亿级产业共完成产值636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9%。其中,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制造、机械装备、汽车、船舶海工等五个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2693.4亿元,占十大产业链总产值的42%,是拉动全市工业发展的绝对主力。五大产业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上半年实现产值357.7亿元,增速13.5%;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8.9%;机械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432.7亿元,同比增长5.3%;汽车产业实现产值421.9亿元,同比增长4.9%;船舶海工产业因为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影响,是唯一一个增速下降的产业,但即使如此,上半年仍实现204.1亿元的产值。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方面优化整合工业产业集聚区,一方面推动产业链式发展,使集群拉动作用弱、产业链不完整两大问题得到彻底改观,特别是重点打造的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成为拉动全市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乏,仍是青岛制造亟须突破的瓶颈,这其中,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极为关键。
示范引领,风从影随。在我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那些闪耀在运-20飞机、神舟飞船等大国重器背后的“青岛元素”,恰恰是最具示范效应的标杆。它们有的像高速列车一样,本身就是气势磅礴的大国重器;有的像载人飞船中的元器件一样,在外行人看来平淡无奇,然而无一不是青岛装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是引领全市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青岛力量”。
让我们细数那些大国重器的“青岛元素”,认识那些率先转型、大胆创新的青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