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立足县域产业特色,打造脱贫就业车间,初步走出一条以就业扶贫为引领,多种方式并举的造血式精准脱贫攻坚路子。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只要家里没事,鄄城县西曹村村民便会到村里的就业扶贫车间编织藤椅。菏泽市鄄城县陈王街道西曹村村民唐琳说:“家里有老的,有小的,在这里干活轻轻松松能挣流七十块钱,还能照顾老的照顾小的。”
西曹村贫困人口132人,大都有劳动能力。村里联系附近企业,不仅在村里新建起扶贫就业车间,还把废弃的小学改建成就业扶贫点。鄄城县陈王街道西曹村党支部书记曹海军说:“藤编加工技术,贫困户容易学,收入一年在1万左右,所以我们132个贫困人口干上一年就能脱贫了。”
目前,菏泽仍有贫困人口93.8万人,通过精准识别发现,这部分人口一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之所以不能实现就业,主要是出不了远门。去年鄄城县立足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的优势,把企业的车间下沉到村头,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短缺,还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像这样的扶贫就业车间,鄄城县已建成351个,带动47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1000多人。
在牡丹区李村镇,面向贫困群众的扶贫车间直接设在了田间地头,通过土地流转,草莓园、玫瑰园等各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搞的红红火火。60多的刘堂山就把自己的地租给了村旁的生态园,自己到园里当起了工人。刘堂山说:“我在这大棚里干活,一天50-60块钱,够零花,顾着生活了。”在这个不大的香草原里,就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菏泽市已有近千家劳动密集型把车间建在乡村,同时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培植中药材、大棚瓜菜、畜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让贫困群众在绿色车间实现就业创业。今年,预计有50万人实现脱贫。
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