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中国扇贝之父"张福绥在青岛辞世 耕海牧贝60载

稿源时间:2016-02-15 08:56:00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gaojing
【摘要】 "中国扇贝之父 "张福绥在青岛辞世 耕海牧贝60载---1962年4月,张福绥研究生毕业,留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无脊椎动物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海洋浮游软体动物区系分类研究。张福绥院士系统研究了中国海浮游软体动物和底栖贝类的种类及分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海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

  为了照顾好这26只扇贝,张福绥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吃住在研究室。全组同事们都被这远道而来的26只“宝贝”累得精疲力尽,一双双疲惫的眼睛,都在期待着小扇贝的降临。不负众望,一个多月以后,小贝苗终于在中国诞生了。

  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张福绥等解决了亲贝促熟、饵料、采卵、孵化、幼虫培养、苗种中间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一整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1985年,在山东、辽宁、河北等水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海湾扇贝育苗和养成技术得以广泛推广,成为当时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海带、对虾、扇贝)之一,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我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海湾扇贝的大面积推广养殖,让许许多多沿海渔民和养殖户富裕起来。为此,渔民们尊称张福绥为“扇贝王”、“扇贝之父”。张福绥说:“作为我们科研人员来讲,任务就是把工作做好,这是最主要的。作为海湾扇贝引种者,看到扇贝今天的成绩,是非常高兴的,也感觉当时的决定是对的,抓紧时间推广,让群众见实惠,看到群众富裕起来了,咱心中是非常非常高兴的。”

  海湾扇贝引种工程充分提高了我国贝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水产养殖学术权威Dr.K.chew认为,这是“近十年来世界上非凡成功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1999年11月20日,张福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师把工作看作乐趣”

  张福绥,这位耕海牧洋勇立潮头的老人,60多年如一日始终耕耘在一线。近年来他密切关注中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四大问题,提出了 “生态养殖与工程化养殖并举”、“离岸养殖”、“清洁生产”等系列新思路和新措施,指导创新团队在引种基础上成功培育出两个海湾扇贝新品种,并推动其成为产业的主导良种。

  与张福绥共事了50年的同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马江虎告诉记者,“我感觉到张院士的事业心特别强,他不论干什么事情,一定要把事情干好,他搞贝类实验生态学、搞贝类养殖,总是想把自己搞的成果跟国家的国民经济、跟我们的水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张福绥的学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范介绍,1989年他从大连水产学院考入海洋所,跟张福绥读博士,从事贝类养殖研究。“做人上,他宽厚待人,和蔼可亲。做事上,他以身作则,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我们做学生的都很佩服他,跟着他做事心里很踏实。”在学生们心中,张福绥院士做学问的“聪明”之处,在于扎扎实实地一点点积累,几十年如一日,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这样坚持下来,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另一方面,体现在敢于不耻下问上,他作为长者,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也会向学生请教,跟学生讨论问题,他的这种学习精神,难得可贵。

  “老师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乐趣,1998年前后山东省沿海本地种——栉孔扇贝发生大规模死亡时,一段时间天天出海监测让我这年轻人都受不了,可他已经70多岁了,硬是没事。”张福绥的学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说。生活中的张老简单而随意,尽管获奖无数,但始终淡泊名利。他用自己所获得的奖金设立了贝类学奖励基金,但却没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用了恩师张玺先生的名字。

  阙华勇研究员1995年从福建师范大学考来青岛,成为张院士的学生。谈及恩师,他说,张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他提交的报告和论文中,张老师总是逐字逐句地斟酌,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仔细改过。“记得我刚来海洋所的时候,张老师让我先蹲一个月的图书馆,起初我并不理解,但一个月下来,我对我国贝类养殖产业有了全面了解,为后来选择研究课题打下坚实基础。”

  张福绥,男,汉族,1927年12月27日出生,山东昌邑人,无党派人士,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科技兴海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