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邮箱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556595
城市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淄博:农科专家铿锵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发布时间:2021-11-12 10:09:05 | 来源:淄博日报 | 作者:孙春晓 | 责任编辑:阚金剑

  耕土地的市农科院总农艺师兼小麦研究所所长张海军坦言,“五一”期间,正好是小麦杂交授粉的关键节点,小麦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几乎天天泡在麦田里,对成千上万株麦穗小心翼翼地进行整穗、去雄、授粉、套袋,不敢有丝毫懈怠。“十一”假期正好赶上秋收、秋种,更是要全力以赴保科研,否则,一年的辛苦努力就可能打水漂了。

  农时不等人,农科专家使命担当、不误农时,把节假日过成了“劳动日”。

  感动!

  为百姓“扶上马送一程”

  “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让种植户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撸起袖子亲自干,将一盆盆菌种播散到土壤里;手脚沾满泥土,脸上挂着汗珠……10月30日(周六),市农科院副院长兼植保土肥研究所所长耿军研究员带着食用菌科研团队,驱车近2个小时,赶到博山区池上镇赵庄村指导示范羊肚菌种植技术,他不仅送来了自主研究的羊肚菌种植机械,还免费为种植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做农业科研必须接地气,农民朋友遇到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只有把科研成果变成百姓的‘致富果’,才能真正发挥科研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耿军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自肺腑地说。

  “耿院长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手把手’为我们传授农业科技。他不仅‘传经送宝’,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直到我们完全学会为止。”赵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吉新言语中充满感动地告诉记者,赵庄村曾是耿军挂包的科技扶贫村,在他的帮扶指导下,该村成为全国规模化种殖“鲁山雪菇”的第一村,并因此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今年,赵庄村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成功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称号。

  在羊肚菌种植现场,食用菌科研团队和赵庄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的种植户悉心交流、共同劳作,干得热火朝天。2个多小时就圆满完成了4个大棚的羊肚菌种植工作,不但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菌种的成活率,而且让种植户熟练掌握了羊肚菌种植、管理技术,才放心离开。

  这次帮扶活动中,市农科院副院长兼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杨平作为“外援”,也加入了种植羊肚菌的“大军”。主攻小杂粮研究课题的杨平,不仅为种植羊肚菌出力,还对这个小山村今后发展小杂粮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科技助农工作中,农科专家们善打“组合拳”。

  市农科院副院长、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谭德云研究员主动报名参加了“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驻点在偏远的沂源县大张庄镇董家河沟村。驻村帮扶期间,开展蓖麻试验示范、高效中药材筛选试验与推广、花生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推广等助农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36人次,开展农作物栽培管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科技培训160余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做到“既学知识又挣钱”。通过多方考察,充分发挥当地区位优势,建成了10个蔬菜大棚,引导村民种植反季节辣椒、黄瓜等易学易管的大宗蔬菜。遇到技术难题,就邀请植保专家耿军、蔬菜专家王敬民进行现场会诊。通过绿色种植,高位上市,仅此一项就让承包户实现户均增收10多万元,为村集体年增收41584元。不但实现了脱贫,还为村民闯出了可以复制的致富之路,使董家河沟村从有名的后进村跃居至全镇综合考评第二名。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送到百姓家,已成为市农科院专家们的普遍共识和行为准则。

  佩服!

  为上万份种子“排兵布阵”

  “三夏”、“三秋”时节,农民朋友忙丰收,对市农科院的育种研究团队来说,则要经受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

  “现在,农民种田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几乎不用自己动手;而农业科研工作却复杂得多,除了耕地环节可使用大型农机作业外,种、管、收等环节都要亲力亲为。为了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要像打仗一样‘排兵布阵’,”张海军解释道,做育种试验,每年要种植成千上万个育种材料,每个材料多的占地十几平方米,少的种植1行、2行,而且还需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在市农科院的小麦种子库里,记者看到10多位科研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数麦粒,将挑选数好的麦粒装进一个个小纸袋。张海军告诉记者,这是小麦排种工作,需要人工挑选几百万的麦粒,10多位科研人员加班加点地干,10多天才能完成。每个小纸袋里装着一个品种,粒数不一,多则100粒,少则20粒。根据试验田的面积,划分出成千上万个小地块,跟这些品种一一对应,确保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来年收获的麦种就会对不上号,甚至导致失败。

  看到这些看似简单却十分繁琐、专业的工作场面,记者禁不住对农科专家肃然起敬,育种研究的辛苦和付出真是常人难以想象。

  据了解,育种工作不仅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和积累。需要对成千上万个育种材料进行研究、比较、筛选,才能发现具备优良基因的亲本,然后进行试验设计,组配淘汰,经过至少10年以上的各种试验过程,才有可能育成一个新品种。而张海军在这一行里一干就是25个春夏秋冬,主持育成小麦、玉米新品种3个,研究“鲁中地区小麦微喷节水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新技术7项。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50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4亿多元。

  “人家刮风下雨往家跑,我们却要往地里钻,对待农作物甚至比自己家人还要上心。”市农科院科研管理科科长蒋方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不管烈日当头还是数九寒天,都挡不住科研人员奔向田野的脚步。夏天,忍受着炎炎烈日、蚊虫叮咬,在试验田里进行试验、管理、记录等工作;冬天,顶着凛冽的西北风,到田间进行试验数据调查,去果园里指导农民朋友修剪果树,在田野中搜寻有价值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半夜里还要下地去给西葫芦授粉,因为天亮后授粉的成功率就几乎为零了。过去,常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农民朋友,随着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现在这些词只能用来形容这些农科专家们了。

  农业科研工作如此辛苦,为何市农科院的专家们还乐此不疲、充满激情?

  采访中,农科专家们普遍反映:“干这一行,要有家国情怀和对农业科研的热爱与执着,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田野里‘开花结果’,看到丰收之后农民朋友幸福的笑脸,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致敬农科专家!辛苦这群人,幸福千万家。

  他们,是一群高学历、高智商的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耕、种、管、收样样精通;

  他们,节假日里忙农活,天气恶劣时奔向田野解农情;

  他们,把科研成果送到百姓家,被尊称“香饽饽”“假日专家”;

  他们,就是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的一群农科专家,通过积极研究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奏响了乡村振兴最强音。

  近日,记者走近这群铿锵精英,发现他们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点赞!

  节假日变“劳动日”

  10月16日,一个秋高气爽、适宜出游的周六,而市农科院试验田里却是一派农忙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提出要‘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作为省农科院的分院,我们责无旁贷。节假日下地搞试验,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一片蓖麻试验田里,正在忙着收获蓖麻的市农科院院长、二级研究员王光明,一边擦汗一边对记者说,这片地里种植了400余份世界各地引进的蓖麻种质材料,平时除了浇水、施肥等日常管理外,对每一个材料的生长变化情况都要做详细的观察记录,表现较好的单株还要进行套袋等处理。日复一日,才能从中筛选出一些有育种价值的材料。所有这些只是育种的初期工作,距离育成一个新品种还有很远的路。现在到了收获期,平时事物缠身,趁周末赶紧把这些“宝贝”收回去,再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分析。

  王光明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7项、市厅级成果奖23项;作为科技特派员受到了省科技厅通报表扬。可谓成果累累、功成名就,但他却始终坚守在艰苦繁重的科研一线,不离不弃。

  有道而正,见贤思齐。在王光明的影响带动下,市农科院上下风清气正,俯身潜心搞科研,“传经送宝”到田间,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报记者 孙春晓 通讯员 孙慧博

热点新闻
滚动
墨泉再现“一泉成河”
“十一”黄金周:魅力青岛活力十足
淄博市今年粮食有望丰产丰收
青岛迈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淄博市文昌湖区开办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暖胃暖心
水清湾美:青岛给河长湾长“压担子”
青岛启动“公园城市”规划编制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8月12日转场
青岛自贸片区发布绿色指标体系
济宁小麦已收近九成 降雨将推后整体麦收时间
滨州:百万尾鱼苗放归大海湖泊
济南大北环高速公路建设启动 强省会迎来三环时代

+更多
"国华白越山"当选第四十二届趵突泉金秋菊展"菊王"
山东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画的精美鼻烟壶和炫彩琉璃瓶
山东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画的精美鼻烟壶和炫彩琉璃瓶
【于燕说电影】暖心动物电影:一个男孩与一匹马的传奇
【于燕说电影】暖心动物电影:一个男孩与一匹马的传奇
黄河新地标芳容初现
黄河新地标芳容初现
双11如何优雅地薅羊毛,山东世茂带你抢先知!
双11如何优雅地薅羊毛,山东世茂带你抢先知!
“青岛造”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在京首秀
“青岛造”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在京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