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淄博桓台:直播“达人”带火乡村土特产

本报记者 赵希翔

“大家好,我是泓基老于,今天重点推荐园区的贝贝南瓜,口感软糯香甜,而且有多种吃法……”8月6日上午10点,桓台县泓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于昌江准点来到直播间,开始了当天的直播带货。

位于泓基农业展销大厅一角的直播间,面积约20平方米,背景货架上放满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直播台上摆放着刚从地里采摘的葡萄、桃、黄瓜、芸豆等新鲜蔬果。“叮咚叮咚”,直播间里异常热闹,订单连续成交,在于昌江的热情推介下,当天上架的蔬菜水果很快被抢购一空。

泓基农业合作社位于桓台县新城镇崔楼村。合作社流转附近村庄的2000多亩土地发展生态农业,自主培育的西红柿、黄瓜、葡萄等多个品种的蔬果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理事长于昌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直播达人”,在网络上成功打造了“泓基老于”IP形象,每天都在抖音等电商平台上进行视频宣传,风风火火开展线上团购、零售业务。

“我们主打乡村特色产品品牌,讲究原生态、无污染,除了自产的葡萄、脆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蔬果以外,还经销新城山药、马踏湖白莲藕等县域特色农产品,销售火爆。”上午11点,泰安市一支50多人的农民考察团来到展销大厅,于昌江走出直播间,化身解说员介绍着经验。

近年来,随着“网红经济”兴起,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农户们搭上电商“高速列车”,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宣传推介,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路。

“这个凉皮的调味汁,是独家秘方熬制,香味浓郁……”8月5日晚上7点半,桓台县起凤镇辛泉村“小辉直播间”准点上线。辛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辉化身网络主播,重点推介当地企业产的凉皮、草苇编制品等产品,吸引了不少顾客下单定购。

辛泉村地处马踏湖畔,村里出产的鸭蛋、藕粉、凉皮,以及草苇编制品、手工纺织的老粗布等,都是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今年初,刘辉在平台上注册IP,通过网络直播,一方面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推介湖区美景,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

刘辉从小在辛泉村长大,乡亲们都知道他的小名叫“小辉”,这也是直播间名字的由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出镜,朴实幽默的乡言俚语、拉呱聊天式的互动交流,让他收获了大量粉丝,极具湖区特色的农产品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

当前,电商直播作为新兴热门行业,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参与人群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门槛较低,直播间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桓台县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了让直播带货更加规范,今年桓台县用心做优政策扶持,开展了一系列扶持电商发展的举措,助力“乡村直播间”以更大作用赋能乡村振兴。

日前,新一期“新时代新农民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班”在桓台县新城镇新媒体电商创业孵化园举办,来自唐山、新城、田庄等镇的近百名农民参加。讲师从电商直播的从业素养、运营思路和定品规划等全流程进行免费授课,并指导实战演练。近年来,该创业孵化园举办了多期电商培训班,总计超过1000名农民参加培训,从中涌现出一批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网络直播带货能人。

7月20日,全市首场电商直播专项技能考核在桓台县举行,内容涉及市场营销理论、客户沟通交流、语言能力表达等多项实战技能。来自全市各区县的67名考生通过考核后,成为“持证上岗”的带货主播。“考核能够对前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检验,对我们以后在电商直播领域加快发展有帮助。”农产品经营者吴镇刚说。

将售货点搬进田间地头,把好产品推上网络平台,让消费者买到实惠满意产品的同时,也一同呈现了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乡村美景。在桓台县,随着“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经营模式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直播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将网络“流量”变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增量”,实现了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王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