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德州改革创新提升仲裁服务能力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郑少波 刘光侠 报道

本报德州讯“感谢仲裁委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前不久,德州市德城区某小区居民郑先生向德州仲裁委员会办案人员道谢。原来,他购买了某地产公司的商品房,因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导致房产证十多年始终没有办理下来。德州仲裁委员会主动发挥仲裁职能,成立专门工作组,针对业主办理房产证问题积极与地产公司、业主开展调解,经过多方努力、多次调解,最终成功为160余户业主调解结案,并办理了房产证。近年来,德州仲裁委员会以全面深化改革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截至7月中旬,受理民商事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0%。

德州市完善仲裁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在全市设立5个县级办事处,组织开展进企业、进单位“法律健康体检”6场,向企事业单位提供审阅合同、法律咨询、化解法律风险等4项免费法律服务,进一步延伸仲裁服务链条。建立立案前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四重调解”机制,截至目前,调解和解结案率达到65%,比去年同期增长14.94%。构建五级文书核阅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厘清核阅内容,对仲裁文书有异议的,及时向仲裁庭发出核阅意见书。

随着仲裁案件量的逐年增多,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显得越发重要。该市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资历的仲裁员进行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仲裁员队伍结构,逐步建立各领域的专业仲裁员团队,培养专业领域专家型仲裁员。坚持开展仲裁员、仲裁秘书两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廉政教育,从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纪法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加强仲裁队伍正规化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仲裁办案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案件流程监督管理实战化水平。根据仲裁员服务管理要求,在智慧仲裁信息化平台构建仲裁员信息化模块,直观显示、分析仲裁员的办案数量、审结率、平均审理天数。同时结合仲裁员分级分类管理,组庭审批时由系统按照仲裁员专业领域和级别分类进行大数据优化推荐,专业人做专业事,进一步提高仲裁办案质效。

“深入谋划仲裁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各项仲裁改革任务,进一步提升仲裁服务能力和强化仲裁监督体系建设,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和群众不断增长的仲裁服务需求,持续推动仲裁事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德州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郑玉宽说。


(责任编辑:王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