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海陆空”互联互通

2016-09-15 15:24:34 来源:齐鲁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 字号:T|T
摘要】今年7月,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标志着董家口港拿到了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也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又一条全新通道。

  “多式联运”领跑全国

  随着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青岛对外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日益彰显,港口航空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海陆双向开放集散功能不断提升。由此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物流运行模式:多式联运。

  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依托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青岛着力发展多式联运,融合海运、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让港口的腹地向内陆延伸,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培育了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是原铁道部确立的全国18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于2010年8月开始运营。2014年12月,海关总署正式批复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海关监管场所为全国第二家、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货物进入中心站即视为抵达码头前沿,可“一站式”办理铁路运输、船舶配仓、货物集港、报关报检、码头、铁路结费等全部海铁联运业务。通过海铁联运,在多式联运中心实现无缝对接,海陆双头并进,直接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海铁多式联运的模式,给企业带来通关速度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货物经查验后向西由霍尔果斯口岸联通中亚、,可以直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向南连接华南铁路、公路大通道,可以直达东南亚国家;日韩企业商品通过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可以更便捷地通达欧洲和东南亚两大市场。在中心站进行一般货物检测可节省四至五天时间,方便快捷。”胶州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7月1日,“青岛号”中亚班列正式开通,由青岛中心站始发,分别经阿拉山口—多斯特克和霍尔果斯—阿腾科里两条路线过境,运往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行密度由初期的每周1列逐步增加到每周3列。中心站还于去年试验开行了中蒙班列,发运经二连浩特到蒙古的日本、韩国过境货源,经过前期铺垫,目前中蒙班列基本实现每周1列常态化运行。

据统计,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2015年集装箱总作业量达20.1万标准箱,是2014年的6.3倍。今年1至7月份完成集装箱作业量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4%。

今年6月,以青岛港和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为枢纽节点的青岛“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多式联运工程获批国家首批、山东省唯一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成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亮点。

  搭建“通关高速路”

  交通的互联互通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铺平了道路。在此基础上,青岛还着力探索通关新模式,让企业更便捷地分享“一带一路”红利。

  2015年5月,青岛海关在海关总署授权下,牵头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改革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公布而落地,铺设了贯穿“丝路”经济带的通关高速路,打通了东联日韩、西至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来自日韩的货物入境后直达中亚,内陆出口的产品也可以直通海外,促进了“一带一路”大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海关包括青岛、济南、郑州、太原、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和拉萨10个海关,涉及9个省、自治区。青岛海关有关人士表示,改革后,“丝路”沿线九省(区)十海关联手构建起“十关如一关”的通关新格局,服务效能大大提升。受惠企业9万余家,区域海关进口通关时间缩短3.9%,出口缩短7.1%,通关成本降低近三成,企业充分享受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红利。

  受益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青岛口岸实现了与“丝绸之路”沿线9省区的无缝对接,多式联运手续极大简化,实现了“一单到底、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这让青岛地处沿黄流域主要出海口、毗邻东北亚经济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改革后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口岸等,通关速度加快,也节省了大量的集装箱使用费。据估算,改革让企业的通关物流综合成本下降了将近30%。”青岛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说。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