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岛城开出两家所谓的机器人餐厅,机器人服务员能送餐,还能自动避让客人和桌椅。在吸引大量眼球之后,其中有一家目前已闭门歇业,而另外一家的机器人也退至幕后。在这背后,除了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发展及应用的更大问题在于对人与机器人关系的误解。业内人士称,目前所谓的机器人餐厅眼球经济,作为营销手段可以,但真将其作为服务员则难以盈利。
记者 薛飞
机器人餐厅闭门两月
“已经关门两个多月了,可能是因为生意不太好。 ”昨日,四方悦荟五楼一家机器人餐饮店工作人员说。这家店去年7月开业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如今已是大门紧锁,门口张贴的告示显示:因内部调整、歇业。当时,作为岛城首家引入机器人服务员的餐厅,一时间客流如织,生意较好。
该餐饮店崂山分店工作人员说,四方店改成韩国料理,店内将不会出现机器人服务员。悦荟广场的一名经理称,该店关门是内部调整决定,崂山和李沧店也将改为韩餐。业内人士称,该店主营中式传统火锅,在最初的机器人嘘头之后,客流增加很快,但随后客流量快速减少。
对于机器人服务,多数曾体验过的市民称,一开始是比较新鲜的“能简单解释产品并送餐”,但后来却发现机器人较为“笨拙”。曾去就餐的魏女士回忆说,机器人只能沿着既定轨道行走,还不时发生故障,人们从身边过还要躲闪,不然上菜容易洒落。“一开始新鲜,后来就感觉没意思了。”魏女士说,
机器人餐厅曾经大火
从去年开始,全国有多个城市都出现机器人餐厅:在人工成本的压力下,类似这样的餐饮机器人将更好地解决人工问题。不过,这些机器人多数只能做一些简单程序,比如在固定路线上送餐,播报固定食谱等。
“和最初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岛城某连锁餐饮店负责人孙伟强说,餐饮行业最初的设想是让机器人代替服务员。他说,目前雇个传统服务员每个月就得付近三四千元左右的工资,还要办理交纳各种社会保险等,花费不少。此外,平时休息,或生病请假也得耽误时间,影响生意。而买台送餐机器人花费也就四万元,中午顾客多时,机器人就上阵帮忙,不用休息、连续工作、效率高,这对于一般餐饮经营者来说是一举多得。 “但现在看来,机器人服务员成为了一种宣传噱头。 ”孙伟强说。
多位餐饮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最初的噱头过后,都面临着成本的回收难题,不少机器人店面经营的并不好,随后便出现了的机器人下岗的情况。
做菜机器人性能欠完善
在我市一家餐厅内,也出现过能炒菜的机器人,不过没过多久就下岗了。专家认为,其实炒菜机器人下岗是早晚的事。“说白了是不能炒出人间烟火味,利用同样的食材、作料、流程、餐具,厨师能做出不同味道的菜,这是特色,但机器人不够‘人性’。”孙伟强说。
青岛餐饮协会相关工人员魏女士说,针对目前机器人餐厅的问题,其实是这些运营者理解上的错误,首先,其本身的性能尚不完善,存在不少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餐厅的一个噱头而存在的,短时间或许还能吸引部分眼球,长远来看无法从根本上提高餐厅的整体水平。“餐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一是菜品特色,二是服务质量,这才是重点。”魏女士说,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4.0的到来,机器人技术会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最终可能代替高昂的人力服务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