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金是在挑战这个设备的极限
2014年的圣诞节前两天,拉金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出了医院,成为了密歇根州第一个带着全人工心脏离开医院回家的人。
“虽然有一个背包与我的身体相连,但这就像一个真正的心脏,”拉金打趣地说,“感觉我背着一个装满书籍的背包,就好像是要去上学。”
像每一个欢度圣诞的普通人一样,他去购物中心逛街,去教堂参加活动,还完成了一件渴望已久的事情——背着维持他生命的装置捡起了篮球。
看到他运球的照片时,主治医师哈夫特不由得吸了一口气。
“这个全人工心脏可不是为了打街头篮球而设计的,”哈夫特说,“拉金真是在挑战这个设备的极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人工心脏广义上包括心室辅助装置及全人工心脏,其中心室辅助装置主要为左心室辅助装置。
从1937年苏联科学家德米霍夫将人工心脏移植到狗体内开始,人类对人工心脏的研究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史。 1969年,美国医生库利在德克萨斯州医学研究所完成了人类第一例成功的全人工心脏移植,在病人进行心脏移植前,用全人工心脏为他辅助了64个小时。
在我国,天津泰达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苏州大学等单位正在研制的相关血泵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在全人工心脏研制方面,我国未见突破性报道。
辛卡迪亚全人工心脏是迄今问世的10余种全人工心脏装置中公认最成功的一款。10年前,它就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为心脏移植前的辅助治疗措施,它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经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认证可进行临床应用的全人工心脏。
虽然装着辛卡迪亚人工心脏回家的拉金还不能完全自如地活动,比如,他身上连接的电动驱动装置使他不能站在喷头下享受淋浴,也不能抱起孩子,或者像往常那样把他们驮在脖子上,但这一切已经十分难得。
在刚刚植入全人工心脏的时候,从拉金左侧肋骨下钻出的两个管道被连接到一台被叫做“蓝色巨人”的驱动设备上。
它重达188公斤,看起来像个洗衣机。这意味着,在医生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为他找到匹配的心脏供体之前,拉金只能被这台笨重的机器栓在医院里。
幸运的是,当年6月,辛卡迪亚系统公司最新研发的这种小型、便携式的全人工心脏驱动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通过。拉金的“洗衣机”被换成了“背包” ,他不用再被困在医院。
“当符合条件的患者情况趋于稳定,他们就可以切换到便携式的驱动器,”生产公司表示,“它给病人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范围,让他们回到家庭和社区等待匹配的捐赠心脏。” 它由两个锂离子电池供电,可以用标准电源插座或汽车的适配器进行再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