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山东临沂7月12日讯(申川飞 贾巢)一股清水从“泉眼”里流出,流进石制的马食槽里,再流进猪食槽里,最后流到荷塘里,红的白的荷花才露尖尖角;广场上,双杠、秋千、篮球架一应俱全,老人们的故事逗起孩子们的阵阵欢笑……这是7月10日,笔者在平邑县白彦镇袁庄村所看到的一幅乡村美景。这是该镇改造利用农村废弃汪塘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该镇借助水泥路“户户通”好政策,把农村汪塘改造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运作,坚持做到道路硬化到哪里,汪塘改造利用工作推进到哪里,彻底消除农村汪塘长期形成的“垃圾场、废水坑、臭水坑”问题。
以“变废为宝、打造景点,留住乡愁”为文化定位,该镇制定出台了汪塘治理工作方案和激励措施,即给水泥、给经费、给体育设施、给绿化苗木、给音响及广场舞服装等奖补措施,动员各村组织群众拉土填坑,硬化地面,砌磊绿化,坚决把废汪塘建成群众文化广场。
全镇已有袁家庄、金斗庄、老林后、红埠岭等20个自然村完成了汪塘改造利用工程,累计治理汪塘14亩,建成农村群众文化广场20个、乡愁旅游景点7个。“看看花草,坐坐石凳,玩玩器材,大人孩子都被广场吸住了!”一位正在陪孩子玩耍的妇女高兴地说。
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