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城市的每个建筑工地现场,成千上万像杨培龙一样的农民工在挥汗如雨地工作着,他们的分工不同,但都在靠劳动创造财富,用辛勤汗水浇灌着美好生活,也许他们在工作不会光彩照人,但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他们的付出值得所有人尊重。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带领大家走近这个劳动强度极高的群体,近距离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听他们讲述他们与这座城市的故事。
高强度劳作每天不低于11个小时
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的工地上,看似很安静,从楼外望去基本见不到建筑工人。仔细打听才知道,现在施工阶段是室内装修,工人都在室内。乘坐着施工电梯,记者来到楼上,“哐当”一声,电梯停在了11楼。还没缓过神来,就看到有工人在和泥泥墙。
正在干活的是45岁的杨培龙一家。杨培龙在卖力地泥着墙,媳妇和儿子则和泥、锄灰,给他打下手。
杨培龙在建筑工地干活要从1988年说起,因为不识字又没有一技之长,凭着一身的力气,他在工地上当起了小工。脑子灵活又愿意卖力,他很快从小工学成了“老师”,不再打零工,而是干起了技术含量更高的泥墙工。
1989年,在国棉八厂的工地上,他认识了当小工的程书艳,不久俩人成了亲,开始了两人合作打拼的打工生活。
“她锄灰、我泥墙,走到哪都一起干。”杨培龙说,哪里有活就去哪里,这20多年的时间里,俩人走南闯北地把山东转了个遍。在本地工地干活,可以回家吃住,而在外地,简易的活动板房就是他们的家,吃饭也只能随便凑合,就连唯一的儿子也只能留在家里当留守儿童。
像杨培龙干的这个活,都是计件拿钱,多劳多得。为了能多挣钱,他们早晨6点开工,晚6点收工,除去午饭1小时,每天最少工作11小时。有时,在外地干活,住在工地上,不能回家,他借着工地上的灯光能干到晚上9点或10点。
干的都是卖力的活,不累是不可能的。累了就抽根烟,解解乏,休息一会。有时,为了赶工,他嘴里叼着烟,手里还不能耽误干活。就这样,一天下来,两包烟就被消灭了。
收工回家,杨培龙早就累得不想动弹,洗漱完,简单吃完饭他就上床休息了。“累了一天,什么都不想干,倒头就睡。”杨培龙一边使劲泥着墙,一边又盼着早点干完活好好歇息。
没有节假日 雨天便是休息日
浇水湿润墙面、抹底灰、抹面层水泥砂浆……杨培龙手脚麻利地往墙上抹着水泥,一秒钟都不闲着。五一劳动节,杨培龙和打零工的妻子都知道这是自己的节日,却从来没想过要在这一天放假。
“计件工资,少干一天就少拿一天的钱,劳动节不敢也不愿意休。”杨培龙直言,劳动节对于他们来说,远不如多挣一天的工钱来得更现实。
一天下来,杨培龙能抹完100平方左右的墙面。“光我自己一个人,一天就能挣六七百块钱,虽然很辛苦,但是过得挺充实,要是放我几天假,我还真不知道干什么。”杨培龙说。
就是靠着这份努力和手艺,杨培龙和妻子已经买了房子和车子,全家人对以后的生活有了奔头,充满了希望,因此杨培龙做起工作也更有劲头。
就在相隔几米的另一在建建筑楼层里,工人们陆续歇工吃午饭,而谢守队和工友仍坚守在岗位上。谢守队今年59岁,在这个工地上没有固定的工种,只是打打杂,当天他的工作是往5楼运泥浆。
“说实话,干一天活给一天钱,我们出来干活就是为了挣钱,如果五一放三天假得少挣不少钱,还真不愿意。”说起五一劳动节,谢守队摇摇头说。
实际上,对于杨培龙、谢守队他们而言,什么时候休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一年到头,除了冬季休工期,就只有下雨天是我们的休息日,根本没有节假日和周末。”杨培龙说,只有雨天,他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在家休息或出门逛逛。
“不是人干的活,决不让孩子干”
即使做了28年的泥墙工,但这份工作在杨培龙夫妻心里并不是什么光彩的职业,他的妻子程书艳甚至觉得“丢人”不愿接受采访。他们之所以坚持干这么多年,是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这份工作能多赚钱,能让全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
对于没有文化的杨培龙来说,凡是需要动脑的工作他干不了,而在他看来,从事体力劳动还能赚的多的职业也只有建筑工人。“只能坚持干吧,坚持到干不动了就不干了。”杨培龙言语中有些无奈。
其实,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杨培龙经常胳膊疼,只要稍作休息,病痛自然好了。但休息对于他来说是奢侈的,想着他和老伴晚年要有保障,想着家人能幸福地生活,他就干劲十足。
干了一辈子的泥墙工,这活多累多脏,杨培龙最了解不过。当记者问到会不会让儿子接班,杨培龙给一旁的儿子撂下一句话:“你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当泥墙工,这不是人干的活!”即使收入颇丰,但杨培龙不舍得让儿子像他一样受苦。
杨培龙最大的愿望是儿子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每天穿着干净的衣服上下班,节假日可以放假带着孩子外出旅游。他错过的美好时光,他希望孩子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