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餐剧照
一个月前毕赣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或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随着他执导的长片处女作 《路边野餐》上映,网上越来越多粉丝开始甘当“自来水”,拼命“安利”起这部如诗如梦的文艺片,影片在各大主流电影网站上的评分也领跑同档期竞争对手。
然而,一如以往大部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遭遇,这部得到姜文、侯孝贤、许鞍华等诸多名人力挺的“口碑爆款”,上映四天以来仅获四百万左右的票房,与其他电影动辄千万上亿的成绩相比可以说是异常惨淡。对于这种高口碑低票房的现状,导演毕赣显得十分坦然,他直言自己不会去迎合市场和观众,“真正喜欢我电影的人是看我怎样去创作最纯粹的东西,而不是看我去妥协去改变。我觉得对观众最大的尊重就是不去在乎他们。”
面对高口碑票房惨淡
“观众有自己的需求”
电影《路边野餐》以勾连过去、未来与当下的三段式结构,用超现实的神秘感伤笔触,讲述了诗人陈升在寻找侄子的途中,与他“逝去的爱人”在一个神秘时空获得重逢的故事。1989年出生的贵州人毕赣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学生时代就有过一鸣惊人的良好得奖运,当时拍摄的黑白短片《金刚经》 就曾入围中外十多个影展,获香港ifva电影节特别表扬奖等多个奖项,如今这部他在2014年完成的长片处女作《路边野餐》,至今已获包括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洛迦诺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奖,以及中国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等十多个奖项。
可以说正是这些奖项,让这部新人导演执导、没有明星几乎全是非职业演员参演的文艺片,成为了能上到院线与普通观众见面的“幸运儿”。细观这两年市场对于艺术电影的反馈,可以发现如今已不再像早些年那样所有片子只得面对“血本无归”的惨烈,名导、明星或奖项的加持曾使多部文艺片在票房上有所作为。前年《白日焰火》票房逾亿元,去年低成本的《心迷宫》票房超千万,贾樟柯《山河故人》也达三千万左右。不久前,文艺片《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的“悲情一跪”更是引发全民大讨论,在舆论的高关注度下,公映第二、第三周影片成功“逆袭”,最终收获八千多万票房。
然而自7月15日上映以来,市场对《路边野餐》这部新人新作并不友好:上周五首日票房不足百万元,周末单日票房也只略高于百万元,截至昨日18时票房勉强达到四百万,排片占比一直徘徊在1%左右。“几十场路演跑下来,我发现其实观众的口味相差蛮大的。我小时候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层次上,而现在观众都有自己的需求。”毕赣自觉不会有票房上的压力,一直以来只希望拿出最纯粹的状态去构筑自己的电影世界。当被问到会否尝试“跪求排片”时,毕赣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可以连轴转参与路演,但我不同意这种做法。”
看到诸多名导的影子
“并不想当下一个某某”
洛迦诺电影节选片人马克·佩兰森曾在《路边野餐》短评中写道,毕赣“创造性地构建出一种诗意地进入家乡凯里的途径”。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的评审团也认为,影片的视觉呈现与诗意表达极具创意,与当下失序的生活与时代声气相通,意在弦外,充满哲理。许多观众表示在影片中看到了诸多名导的影子,有些媒体也喜欢在毕赣的名字前加上“下一位贾樟柯、侯孝贤”这样的前缀。
对此,毕赣坦承,他在影像上受侯孝贤的影响很大,精神上则受到了塔可夫斯基的影响,“这两人加上周星驰是我很喜欢的少数几个导演。侯导作品里我喜欢《南国再见,南国》,我觉得自己吸收了他的电影美学。其实台湾有些地方跟贵州很像,有种特有的神秘潮湿气息,所以在影像上会有一种血缘关系。”对于电影气质很“阿彼察邦(泰国名导)”的评价,毕赣自认为在视听处理上的差别非常大,“我和蔡明亮导演更像是同一种植物”。虽然毕赣一一分析了这些影子,但他并不想当下一个某某,“任何一个导演他都只能给你一双鞋,路还是要自己走。”
《路边野餐》中出现的长达四十分钟的长镜头横穿梦境与现实,由水底直达陆地,也正是这个长镜头技惊四座,让诸多评奖人赞叹不已。影片上映后,这一亮点自然引起了广泛讨论,观众对此褒贬不一,有些人明确指出“技术不到位,略显炫技和装逼”,也有人觉得这个“如过山车一般上天入地”的长镜头非常厉害。谈及这一话题,毕赣承认这个长镜头充满瑕疵,甚至有一些“毁灭性”的技术故障,“但电影珍贵的部分不在这里。这个‘毁灭性’不是不可观看,而是观看的‘基础程度’比较低”。拍完成本100万的文艺片的毕赣,下一部长片《地球的最后一个夜晚》预计明年4月开机。据他介绍,这是一部商业的、集侦探和复仇元素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时间和记忆的电影,“我还是会在凯里拍,听上去很港片,但还是《路边野餐》这种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