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3月1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苏万明)中国海洋科学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日前在山东青岛启动,项目将研制一种更先进的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可实现对2000米以下深海的观测,帮助中国加快实现“透明海洋”、更好开发利用海洋的目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介绍,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作为首席科学家,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六所科研机构,研究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介绍,有效开发利用海洋的前提是科学观测、认识海洋。1998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支持发起了全球海洋观测网计划,它是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通过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左右布放一个卫星跟踪浮标,组成一个全球海洋观测网。这些浮标能漂移并自动下潜至2000米左右深度,然后上浮到海面,能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度、盐度剖面资料,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准度。
“全球海洋观测网是人类海洋观测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进展,它首次让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就能知道全球海洋正在发生的变化。”吴立新说。21世纪初中国正式加入全球海洋观测网。但这一轮的浮标投放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中国仅投放了很少数量。“海洋观测非常复杂而且昂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据介绍,近年来,多个国家又启动新一轮深海大洋观测计划,向2000米以下的深海延拓,以占领新一轮深海竞争的制高点。“这是对中国的巨大挑战,也是难得机遇。”吴立新说。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部分海洋专家学者提出了“透明海洋“的目标,即针对特定海区,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和评估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信息,研究其多尺度变化及其气候资源效应机理,并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特定一段时间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时空变化。
“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围绕“深海大洋变化及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针对目前移动平台观测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研制一种新型智能浮动观测平台,即智能浮标。
这一智能浮标将采用快速动力定位与可持续海洋能供电技术,发展自适应的区域三维高分辨率的观测技术以及基于机动平台的多学科传感器同步观测技术,将突破现有的海洋观测技术局限性,将海洋综合观测延拓至2000米以下深层海洋,利于中国形成对全球深层大洋的观测能力,实现中国深海大洋观测研究跨越式发展。
目前,中国科学家正研究解决深海智能观测平台的系统集成技术、电源的不确定性和海洋环境能量的高效收集等七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认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系列中单体资助经费大、竞争激烈。“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项目获得立项并启动,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意义重大。
李华军说,“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项目利于加强学科交叉,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平台建设,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把深海大洋尤其是关系到中国核心利益的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变“透明”,具有重大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