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古老的壮族干栏式建筑(图)

2016-07-09 11:18:24 来源:新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 字号:T|T
摘要】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生活着12万多壮族群众,他们大多生活在坝区和槽区,或者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地区条件的制约,壮族的房屋大都是依山而建,采用干栏式建筑方式,其中温浏乡石别村的民宅是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温浏乡石别村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生活着12万多壮族群众,他们大多生活在坝区和槽区,或者江河流域的 河谷地带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地区条件的制约,壮族的 房屋 大都是依山而建,采用 干栏式建筑 方式,其中温浏乡石别村的民宅是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古老的 干栏式建筑 ,二楼建有围栏

典型的吊脚楼

  石别村位于丘北县东北面,距县城60余公里,地处珠江水系南盘江干流清水江支流 河谷地带 ,这里虽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因海拔不足1000公尺,加之四面是高山,中间是河谷。因此,夏季气温较高,气候炎热。壮族人喜欢把村子建在山脚下或者半山坡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规定不得乱砍滥伐,以保持村庄的生活安全。石别村180余户人家的房子就建在高大陡峭的半山坡上,民宅延续壮族古老传统的 干栏式建筑 ,这种 房屋 采用瓦屋面土墙或者木板墙,具有防潮避暑的特点,冬暖夏凉,即便是炎热的夏天,只要钻进 房屋 里,就感觉很凉爽。

房子一半悬空而建

房子的底层

   房屋 一般建有两层至三层。一楼主要是饲养牲畜和堆放农具等,二楼供人居住,三层主要用来堆放粮食和储藏一些家什。人居住的二层楼房,中间是面积较大的堂屋,建有厨房、火塘,吃饭、休闲、刺绣等都安排在这里。堂屋两边是房间,房间的安排是按照家中人辈分而定,老人住靠左边厨房的房间,右边的房间是年轻人居住。

古朴的巷道

村中的街道

  石别村的街道很狭窄,有的地方牛车也难过去。造成这种现象的是石别村的宅居地很金贵,没有更多的建房处,还有一种说法是,壮族民居从古到今都是紧挨着修建,邻里之间好沟通,是团结和睦的象征。长期以来,石别村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人背马驮,村民已经完全接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古老建筑、窄街道和纯朴的壮族群众构成了石别村一道靓丽风景。

二楼上的厨房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