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活动的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当日,我市青大附院和眼科医院两家红十字眼库的专家分别前往黄岛区和莱西市开展了义诊活动。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仍然饱受角膜供体来源严重不足的困扰,与此同时,美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却在输出眼角膜,帮助全世界患者恢复光明。我市自2006年开展角膜捐献工作以来,已实施角膜捐献385例,也就是说共有770个角膜捐出,帮助近千名眼病患者重新“看世界”。青岛的角膜捐献数量在全省列第一位,在全国也和深圳、南京等城市一起排在前列。
现场
眼库专家爱眼日下乡义诊
昨天上午,市红十字青岛眼科医院眼库多名专家来到莱西市院上镇为当地困难群众以及遗体、角膜捐献者家属开展眼科义诊;市红十字青大附属医院眼库多名专家也来到黄岛区宝山镇,为当地患有眼病的居民开展义诊。红十字志愿者分别在两个义诊现场发放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宣传材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现场办理捐献登记手续。
“来参加义诊的200多名居民从不满周岁的婴儿到90多岁高龄的老人,经过检查多数人有眼病,包含白内障、翼状胬肉、眼底出血、泪道阻塞、结膜炎等各种眼科常见病。”青大附院眼科参加义诊的专家介绍,一方面是当地镇上的卫生院没有眼科,另一方面是这些来就诊的患者都是提前通知,觉得有眼科疾病的居民来接受义诊。各位专家针对不同患者详细讲解了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有些危重患者直接建议住院手术或治疗。
幕后
岛城实现385对角膜捐献
“从2006年因车祸去世的在青打工小伙杨占奇捐出第一对角膜以来,岛城至今已实现了385对角膜捐献。”市红十字会负责捐献工作的张少芹处长介绍,随着市民意识的不断提高,近3年来的捐献数量也在较快增长,2013年实现了48例角膜捐献,2014年实现了80例捐献,2015年实现了126例捐献,今年到目前已经实现了83例捐献。这其中多数是遗体或器官捐献者同时捐出角膜。
“捐献眼角膜,给亲人们留点念想,让失明者重见光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张少芹介绍,目前我市有两个红十字眼库能够接收角膜捐献并实施角膜移植手术,分别是2007年成立的市眼科医院红十字眼库和2014年成立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红十字角膜库,随着捐献者的增多,可能还会有第三处和第四处红十字眼库设立。
“角膜的捐献不同于遗体和器官捐献,属于比较容易实现的。”张少芹告诉记者,器官捐献需要严格条件,一旦错过合适的摘取时机就会造成器官衰竭失去作用,并且对器官捐献者的身体状况也有严格要求,癌症、血液病或其他传染病等都不能实现器官捐献,而角膜属于人体组织,没有血管,只要捐献者没有导致角膜病变的眼病或恶性传染病,一般均可使用。另外,眼角膜的取出时间条件也比较宽松,可在去世后数小时内摘取。
常年上百人排号等角膜
“我们这里常年有上百名眼病患者排队等待角膜移植,因为角膜供应数量不够,也有患者错过了最佳移植时机,造成终身失明。”市眼科医院红十字眼库医生陈召利告诉记者,眼角膜是眼睛前部无色透明的表层,像透明的镜头,上面没有血管,是人眼的主要构成元素,常见的眼角膜症状为眼角膜因疾病、外伤、感染变得混浊,或有其他原因视力骤然下降,它像汽车的挡风玻璃一样容易损坏。如角膜白斑、溃疡等病变,圆锥角膜和外伤等造成的损伤都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实现复明。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角膜疾病是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第四大致盲病患。“而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国角膜病致残者(包括单眼患者)约有301万,一名病人等待角膜移植手术的时间,往往要以数月计。”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院士介绍,许多本来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的患者,由于缺少角膜而在黑暗中度过。目前我国等待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但因供体角膜缺乏,全国各大医院每年完成的全部角膜移植手术仅有5000例左右。
危重患者需“进口”角膜
“我们去年做了超过300台角膜移植手术,其中不少是靠 ‘进口’角膜来实现的。”陈召利介绍,全国各地眼病患者来青岛市眼科医院就诊,角膜需求量太大,仅靠捐献的角膜远远不够,一般本地捐献一对眼角膜,马上就要用于危重眼病患者,但仍有危重眼病患者无法等待捐献。2014年开始,市眼科医院开始从美国西雅图国际眼库等“进口”眼角膜,到目前共“进口”了300余只眼角膜用于危重患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角膜短缺的情况。
陈召利告诉记者,虽然 “进口”的渠道可行,但相比本地捐献,“进口”角膜的方式还是有诸多弊端,首先就是角膜的保存问题,虽然眼角膜摘除后储存期限可长达14天,但仍是越快用于手术质量越好,而从美国“进口”则需要一定的运输时间,并且还要有复杂的出入境检疫、入关等手续,这些一般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来完成。另外,从国外“进口”过程中,还要涉及运输等必需的费用。
观点
摒弃传统观念束缚是关键
“影响角膜捐献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全尸习俗’和‘体肤毛发父母所授不能残缺’的观念,有市民思想开通签署了 《捐献同意书》,但有可能家属会加以阻挠,去世后捐献角膜难以进行。”谢立信说,多年以来,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接到电话,红十字眼库的医生都会立即赶往现场,将角膜小心翼翼地取出,像珍宝一样对待,因为这样的捐献实在很珍贵。
“在很多市民对器官和遗体捐献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角膜捐献在宣传上很匮乏,2015年歌手姚贝娜去世并主动捐献眼角膜的行为带动了一部分人对器官捐赠的关注。”张少芹说,人口仅有2000多万的南亚小国斯里兰卡是一个角膜捐献大国,签字死后捐献角膜者超过90万人。起初斯里兰卡人并没有捐献眼角膜的传统,上世纪50年代,名流哈德逊·席尔瓦博士在报纸上撰文承诺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并呼吁读者也在去世后捐出眼角膜,该倡议在斯里兰卡人民中引起极大反响,很多社会名人也带头鼓励捐献,此后,捐赠角膜成了斯里兰卡代代相传的文化。
呼吁角膜捐献立法
“中国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数量还在每年递增,目前我国等待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国内有41个眼库(角膜库),但几乎是“有库无角膜”的情况。”谢立信说,根据2015年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所有眼库接受捐赠的眼角膜数量不到2000个,而人口只有3亿的美国,2014年捐献了13万个角膜,美国本土只用了7万左右,其余角膜出口到亚洲、欧洲等国家。“角膜捐献在很多国家已经立法了,目前我国每年成功移植的约5000例角膜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美国、斯里兰卡等国的捐赠。”谢立信介绍,他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起草并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角膜捐献法立法的方案》,呼吁用法律保护和提升人们觉悟,让光明传递更多人,改变供体角膜匮乏的现状。
如何申请眼角膜捐献
市民申请眼角膜捐献可联系所在地红十字会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志愿者如若去世,所在医院或亲属应尽快通知红十字会或红十字眼库摘取眼球。生前没有登记的市民,也可由家属向红十字会代为提出捐献申请,但摘取眼球时间,夏天在去世后6小时内,冬天可延至12小时内,如在去世后立即将遗体放入冷藏室或冰棺内,还可适当延长。红十字眼库专家摘除捐献者全眼球后,会在捐献者眼眶内植入假眼,不影响捐献者遗容。
我市也在位于福宁园公墓内建设了奉献林,捐献者的名字将刻在奉献林里的纪念墙上,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