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料加工超薄塑料袋 9年间屡禁不止的“限塑令”

2017-06-12 12:04:22 来源:大众网 作者:姜涛 责任编辑:张靖浛 字号:T|T
摘要】9年前的6月1日,“限塑令”实施。这份“限塑令”明确规定: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如今,9年过去了。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情况与“限塑令”出台的初衷却相差甚远。

  原标题:回收料加工超薄塑料袋 9年间屡禁不止的"限塑令"

  9年前的6月1日,不仅是儿童节,更是“限塑令”实施的日子。这份“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如今,9年过去了。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情况与“限塑令”出台的初衷却相差甚远。在大型超市,塑料购物袋被当作商品出售,在其他零售市场,违规的超薄塑料袋更是无序泛滥。

  “限塑令”为何令行不止?落实“限塑令”又究竟难在哪?

  改行经历 9年前被迫中止的投资

  屈指一算,整整9年过去了。9年前,也就是2008年,家住临淄区凤凰镇的张树诚在这年开春之后便开始着手筹备一件“大事”,他准备开一家塑料袋加工厂。“当时,大部分投资款是从银行贷款的,一共贷了30多万,剩余的是自己的存款和向亲戚朋友借的。”6月7日,张树诚说,当年,类似这种家庭式的小型工厂在他们当地十分普遍,但从事塑料袋生产加工的企业却并不多。虽然9年间再也没与这个行业有过任何交集,张树诚却依然清晰地记着许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在开工之前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咱只用全新的塑料米,绝不用二次料、旧料和回收料。”

  张树诚口中的塑料米,是生产加工塑料袋的主要原材料,而所谓的全新塑料米指的则是食品级的PE聚乙烯塑料颗粒。然而,让张树诚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的塑料袋厂刚开工不久,一纸“限塑令”却拦住了他创业的脚步。2008年6月1日,《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实施,在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中还有一项重要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这项规定彻底浇灭了张树诚继续经营塑料袋厂的“幻想”,因为对像他这种投入资金少、技术含量低的小微企业,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是主要产品。而更大的范围内,“限塑令”对整个塑料制品行业形成的冲击更为强烈。

  以山东为例,在“限塑令”实施后的3年间,山东各类塑料生产企业从1000多家骤减至100余家,不少行业龙头企业的塑料购物袋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减产。在低价转卖了所有设备后,张树诚转行做起了熟食加工生意,除了美味的菜肴,平日里与其打交道最多的仍是盛装熟食的塑料购物袋。在张树诚看来,9年前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环保理念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限塑”行动,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因为许多商家仍在使用塑料购物袋,而与此前不同的是,如今需要花几毛钱买。”张树诚说。

  小商家违规使用超薄塑料袋

  目前,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情况与“限塑令”出台的初衷相差甚远。在位于柳泉路与共青团路路口附近的一处大型超市内,消费者在结账时可以选择购买的塑料购物袋被分为大、中、小号共3个尺寸,价格分别为0.3元、0.2元、0.1元。在约20名消费者中有9人选择购买了塑料购物袋,选择的尺寸多为大号和中号。其中,选择购买了大号塑料购物袋的市民谢先生说,之所以不习惯使用环保购物袋,主要是因为他来超市购物的时间在很多时候是随机的。“总是随身带着个环保购物袋终归是不方便,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用完之后还可以装垃圾,也不浪费。”

  对于塑料购物袋的需求,许多年轻消费者都持有与谢先生一样的观点,为图方便,大家并不吝啬于多花几角钱。在位于金晶大道与美食街路口附近的另一处大型超市内,悬挂于结账通道附近的环保购物袋很少有人问津。超市内一名销售人员说,与“限塑令”实施初期相比,环保购物袋眼下已很少有市民购买,积压现象十分严重。“最初的时候卖10块钱一个(环保购物袋)都很好卖,现在卖5块钱一个也卖不动。”上述销售人员说。

  在果蔬和海鲜销售市场,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情况更加令人担忧,不少商家所使用的多为被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在淄博从事塑料购物袋批发生意多年的赵勇透露,目前,市面上违规销售的超薄塑料袋多数是用回收料加工而成,回收料中可能包含医疗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一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很可能会因此污染到所盛装的食品。

  “由回收料生产的超薄塑料袋如遇高温,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这在行业中早已不是秘密。”据赵勇介绍,目前,农贸市场和个体经营的小型超市是使用违规超薄塑料袋的“重灾区”。

  据赵勇介绍,在国家颁布了“限塑令”后,除进而出台的《食品包装规范》和《塑料购物袋国标》外,并未对监管和处罚细则做出更多的完善,对个体经营小型超市、农贸市场摊位、超市生鲜连卷袋等如何监管均未作出规定,上述监管中的空白使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从政令变为习惯有多难

  如赵勇所说,目前,在终端零售市场,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大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首先是商场、超市等统一收银场所,符合规定的塑料袋大多已实行付费制,控制了消费者对塑料袋的使用量;其次是在农贸市场,超薄塑料袋随处可见,由于多为摊位租赁制,无法建立塑料袋的购销台账,很难对摊位经营者进行管理;最后是生鲜、熟食分装市场,根据相关规定,生鲜食品等产品的食品包装袋可以免费提供。

  同时,以许多商场超市为例,自从“限塑令”实施后,连卷塑料袋的使用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少消费者将其当作购物袋在使用。

  6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副教授左月华表示,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塑料购物袋消费量持续保持在80万吨以下,其中超市等零售场所保持在30万吨以下,在良好的环境效应之外,“限塑令”也产生了较为良好的社会效应。

  左月华介绍说,“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购物袋依然泛滥的原因有很多,从主观上讲,塑料制品符合人们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习惯,与之相关的替代品没有及时跟上,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后果认识不足,加上相关部门查处不严、执法缺位、舆论引导不够,都导致了塑料购物袋令行不止的现状。“通过收费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那就是需求价格弹性,弹性大,确实有可能大幅度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但弹性小,则只能为消费者增加负担,却无法减少塑料袋使用量。”

  左月华指出,除此之外,“限塑令”之所以在执行中有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配套措施的缺席,例如塑料购物袋与环保购物袋的价格差距太大,这让消费者从心理上很难接受后者。

  “塑料制品作为零售市场的一种刚需,短时间内杜绝的确存在很大难度,只能通过减量化,依靠循环利用、政府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才能进行有效抑制。”

  左月华表示,“限塑令”的生效有赖于公民自律,而公民的自律又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善意的政策,只有如此,“限塑令”才不会沦为一纸空文。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