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鱼种。
7月14日,记者采访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鰤人工繁育技术”刚刚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验收。这是国内首次获得黄条鰤人工繁育的成功,使这种长期只能靠捕捞野生资源的珍稀大洋性渔业资源迎来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有望在3年内获得规模化产品,走进普通百姓的餐桌。
然而,黄条鰤的人工繁育素来是国际难题。这种鱼身材壮硕且游动速度较快,捕获难度大,出水后死亡率较高,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开展。此外,黄条鰤的早期发育成活率很低,苗种生产难度极大。柳学周团队通过野外捕获的小鱼苗入手,经过数年的科研攻关,利用海陆接力培育方式进行人工驯化,改变了黄条鰤的“记忆”,让这种深海鱼种渐渐适应了近岸生活环境,培育出了300多尾亲鱼(注: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种鱼),突破了黄条鰤的自然产卵技术,获得了批量受精卵;之后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培育出平均全长13.6厘米、平均体重28.4克的黄条鰤大规格苗种数万尾。而且,课题组前期养殖实验证明,他们已经有效延长了黄条鰤的生长期,每年在5个月的适宜生长期内可使其体重增加2-3公斤。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黄条鰤基本属于“高端鱼种”,山东省居民基本吃不到活鱼。在东北地区,该鱼主要消费方式是生鱼片,酒店收购价至少每斤48元。据柳学周表示,人工繁育形成产业化之后,黄条鰤有望以加工产品的形式(即现场宰杀做成生鱼片或鱼段)走进百姓的餐桌,价格至少比现在减少一半以上。
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