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剪”是怎样炼成的? 90后的她这样告诉你

2017-07-19 09:59:19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 字号:T|T
摘要】“总有些人觉得美发师就是洗剪吹,上技校只是因为高考成绩差。”面对部分人的刻板印象,聂凤选择凭真本事证明自己,用实打实的成功,诠释一名技校生、“工匠人”的完美“逆袭”。

  原标题:90后姑娘成世界第一剪:一个技校生的完美逆袭

  6月初,在上海、苏州举行的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重庆集训基地学员王芹获美发项目组冠军。“这次的好成绩,为我们今年出征世界技能大赛树了很大的信心。”集训队的教练聂凤颇感欣慰。

  其实,今年才24岁的重庆姑娘聂凤比自己所带的学员大不了多少。两年前,她也是技能大赛赛场上的一名选手。2015年在巴西,聂凤一举夺得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设计行业冠军,成为“世界第一剪”,不仅代表国家实现了该项大赛金牌零的突破,还成为亚洲参赛国家65年来第一个世界冠军。2016年,聂凤在重庆五一技师学院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总有些人觉得美发师就是洗剪吹,上技校只是因为高考成绩差。”面对部分人的刻板印象,聂凤选择凭真本事证明自己,用实打实的成功,诠释一名技校生、“工匠人”的完美“逆袭”。

  处在十字路口的人生选择

  ——“读书当不上‘尖子’,学技术也能成第一”

  “我做美发师纯粹是出于兴趣。”和很多小伙伴一样,聂凤从小也是个“电视迷”。“初中毕业时,我迷上了央视的一档造型节目,每期必‘追’。节目里的发型师可以把头发做得那么好看,实在太‘酷’了!”

  就这样,做美发师的想法在聂凤的心里慢慢发了芽。“我中学学习成绩一般,靠读书确实很难超越别人、有所成就,想着能不能去学美发造型、另辟蹊径。”可聂凤一向父母透露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反对。“就像不少人想的那样,父母觉得学美发就是做洗头小妹,哪有读书有前途。可我有自己的坚持。”提及往事,聂凤的言语间依旧透着小小的倔强。最终,父母尊重了她的选择。

  一开始,聂凤只能在理发店里做个普通的“洗头妹”。“那时候每天要洗三四十个头。”聂凤回忆道,“虽然能打下一定的基本功,但还是觉得在普通的理发店里没法学到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此后,除了在店里洗头,聂凤每日又多了一项任务——四处搜罗重庆美发大师的信息。“就是靠着这个‘笨’办法,才找到了我师父何先泽。”聂凤笑道。

  在美发界,何先泽可算得上是个“奇人”:2008年“全国技术能手”、2010年“中国美发大师”“重庆劳模”、全国首个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美发专家……同时,他还是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老师。聂凤认定,“想学真本事就得跟着何先泽这样的大师”,便直接跑到他的工作室要“拜师学艺”。望着眼前这个有些冒失又无比真诚的小姑娘,何先泽心生赞赏:“到我们学校踏踏实实从头开始学美发,如何?”“没问题!”聂凤的回答,甚是爽利。

  重回校园的聂凤,收起过去在学校里贪玩的毛病,全身心投入到造型美发的学习中。“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必须下苦力走好。”聂凤说,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上课,她还在老师的工作室里进行封闭训练。“每天至少练习、操作12个小时,一年到头基本上没休息过。”

  苦练出真功夫。很快,聂凤就在何先泽众弟子中脱颖而出,并入选国家队备战世界技能大赛。“读书的时候没当上‘尖子’,没想到学技术的时候竟有机会成为第一。看来,这条路我还真是选对了!”

  “世界第一剪”是怎样炼成的

  ——“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

  2015年的巴西赛场上,聂凤“一战成名”,无数镁光灯聚焦在她身上,一时间成了万众瞩目的话题人物。可在此之前,她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与黯淡。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每届比赛,每个国家只能派出一名选手参加一个项目,参赛机会十分宝贵。“跟游戏里‘打怪升级’差不多,大部分人在前面就倒下了,能坚持到最后和终极大Boss对决的,只有一个人。”

  然而,现实比游戏要残酷、艰苦得多。“17岁起,我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大大小小的比赛经历过30来场,最多的,就是‘淘汰赛’。”“淘汰赛”在入学时的班级里就开始了,随后是年级、学校、省市选拔。国内每个省市再挑出两名选手参加全国选拔赛,选取10名进入国家队。一个半月后,留下5个;再训练一个半月,留下2个;最后决定参加比赛的唯一选手。

  为了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聂凤比初学时更加努力。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0点结束,除了专业训练,每日还有近两个小时的体能锻炼。备战期间,聂凤每天练习的头模至少3个,一年能剪掉两三千个头模。“虽然把能用来训练的时间都用起来了,但对手实力太强,我还是当了两届‘世赛’的‘陪练’。”聂凤显得有些无奈。

  2011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聂凤以全国前五的成绩入选国家队,但在最终的集训阶段被淘汰;2013年,第四十二届大赛,聂凤在全国选拔赛中拔得头筹,本以为胜券在握,却在最后阶段滑落至第三名;到了2015年,面对第四十三届大赛的选拔,聂凤倍感压力:“世界技能大赛对参赛选手有年龄限制,一般要在22岁以下。这次比赛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虽然这回在最初的选拔赛中聂凤只排在第四,但她吸取了上届比赛的教训,迅速调整好心态,终于在这次赢得了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常年高强度训练,聂凤的身体也受了一些影响:颈部脊椎有些弯曲,头部微倾,手背和手臂上的肌肉也凸了起来。“剪个头而已,至于把自己累成这样吗?”一开始,身边的很多人都对她的“拼命”表示不解;而当荣誉向这小姑娘纷至沓来时,又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当教授、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不都是专家学者这些高大上的人物吗?一个剪头发的,不可能吧!”聂凤坦言,抛开少数人的质疑不管,最欣慰的是,学生们在她身上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希望。“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愿意把美发造型当作一项事业去追求,这会为整个行业注入一股‘新生命’。”

  “过去,由于社会观念、薪酬待遇等因素,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高。随着整个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不断追求和崇尚,人们的就业观念已经慢慢有所改变。”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校长朱泉表示。

  不断追求细节是匠心之魂

  ——“想做大师,就得对完美和细节执着”

  聂凤拿了世界冠军,凭啥?她自己的心得就是赢在细节。“在我看来,‘工匠精神’的核心就在于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在此基础上突破自己、有所创新。”

  在国际赛场上,细节和标准化是评委们考核的关键。“每根头发丝的流向不正确会被扣分,整个发型的纹理形状不到位会被扣分,甚至做完造型之后不扫地都会被扣分。想做大师,就得对完美和细节有一种近乎‘变态’的执着。”

  “把每一个模块都尽可能做到完美,每一项规则和标准都牢记于心。”聂凤对细节的追求,其实就是“匠心”的体现。在近两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工匠精神”和“匠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相比冠军,我更适合被称为‘工匠’。”的确,拿金牌、得荣誉,对于这个年轻的重庆妹子而言,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给学生上课、为学员辅导、带队参加比赛,“接下来准备去澳大利亚学习半年,现在每天还得多练俩小时英语呢!”金牌加身的聂凤,仍是忙得团团转,不敢有丝毫松懈。

  “等我从国外回来,还有件大事要做。”聂凤透露,目前国内缺少有质量的美发造型教材,很难指导学生如何参照国际标准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美发师。“一两个冠军说明不了啥,只有整个行业水平上去了,咱在国际上才真正能有话语权。”接下来,她打算整理自己几年来从事美发行业以及参加国内外赛事的经验汇编总结,自主设计适合中国学生的美发教材。“希望我能在教师、教练的岗位上,带出一批具备‘工匠精神’、受国际认可的学生来,为当前国内的美发造型行业带来一些好的影响。”

初审编辑:房静静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