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山东7月27日讯(高静) 7月27日下午,山东省经信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经信委副主任廉凯、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李永华发布和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6〕28号文件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立足山东实际,提出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345”工程,即落实3项重点任务、开展4个专项行动、完善5项保障措施。
3项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新体系。分别是:发展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平台。二是培育网络化生产制造新模式。分别是:发展基于消费效率提升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基于协作效率提升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基于服务效率提升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基于资源效率提升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三是增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保障新能力。分别是: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大数据运用,强化信息产业支撑,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
4个专项行动
一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分别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区域试点示范,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企业上云试点示范,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试点示范,“智慧园区”试点示范,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二是智能制造培育行动。分别是: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工程,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实施智能装备首台(套)培育工程。三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行动。分别是: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培育发展两化融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四是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行动。分别是:搭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平台,实施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计划,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推动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聚集发展。
5项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完善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建立专家库和产业联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广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强化典型推介和舆论引领,最大限度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统筹现有专项资金,加大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对在国内率先实现重大创新或能替代进口的首套软件系统,实施保险补偿;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所得税优惠政策。三是强化用地用房等服务。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盘活闲置的工业厂房、企业库房和物流设施等资源,对办公用房、水电、网络等费用给予补助;落实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措施,支持互联网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市场主体发展。四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及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证书的企业,协调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上给予倾斜;加强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制造企业合作,支持开展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五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企业家培训培养计划,加强对企业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知识的专题培训;健全专业人才多维培养机制,集聚、培养、吸引一批精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高端人才和团队;在大中型企业推广首席信息官(CIO)制度。
《意见》提出“加快融合发展进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成为巩固制造业大省地位、加快向制造强省迈进的核心驱动力”的总体要求,规划到2018年年底,一是产业规模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二是“双创”体系基本形成。山东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达到1万家以上;重点制造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6%,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平台,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三是运营效率明显提高。全省重点制造业骨干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5%,库存周转率提高27%,能源利用率提高13%,产能利用率提高1.5%,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0.3%,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6%。四是融合模式普及应用。大中型企业广泛推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化制造等新模式,小微企业全面普及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双创”新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