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催生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是衡量一座城市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的重要维度。
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青岛与无锡、杭州、成都、宁波等城市一同入选综合类示范城市,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综合类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11座。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此次成功入围,得益于青岛在产业层面和营商环境层面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在产业层面,青岛制造业企业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价值链得到延伸和提升,塑造竞争新优势。在营商环境层面,青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在新经济培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搭建平台,完善政策体系,为服务型制造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生态。
显然,在服务型制造这条转型之路上,青岛正在确立一个个重要的“路标”。
新模式新业态“百花齐放”
“破百亿了!”11月9日,青岛特锐德电气旗下特来电充电平台传出好消息,到当天上午8时56分,特来电7年累计充电量突破100亿度,成为国内首家晋级百亿级充电量的运营商,再次彰显了在国内充电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
从2014年初创到2019年成为独角兽,再到如今筹划单独上市,特来电的步步成长壮大正是特锐德在服务型制造上探索的硕果。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的充电运营云平台,特锐德的业务从传统的电力装备制造延伸到充电网运营,在日趋成为刚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上开拓出发展新空间。截至目前,特来电累计统建充电桩36万个,日最高充电量1500万度,App用户超过580万,覆盖城市350座。
如今,在青岛,像特锐德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人们可能已经很难区分它们究竟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但这却正是青岛制造迈向中高端的必经之路。有国外学者对全球1.3万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制造企业总数的58%。
“在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增值等服务型制造的新业态新模式上,青岛企业均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资源配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内划分了10种主要的服务型制造模式,青岛在过半数模式上均涌现出国家级标杆企业或项目,这也是青岛能摘得综合类示范城市称号的原因之一。目前,青岛拥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16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海尔集团作为“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推进互联工厂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7-15天;双星集团“汽车轮胎智能服务”示范项目,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创建国内首个“服务4.0+研发4.0+工业4.0”全产业链跨界融合生态平台;酷特C2M规模定制全国推广;宏大纺机远程运维平台,全面实现在线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等功能;海尔生物医疗将低温存储与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实现信息增值服务;橡胶谷集团“众研网”集聚国内外204家高校科研院所、420家检测机构等资源,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专业服务……
“有形之手”打造丰沃生态
青岛在服务型制造上取得的成绩,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培育。
当前,全球产业创新正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发生。面对目不暇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很多企业与其说是不想干,倒不如说是不敢干、不会干。这就需要“有形的手”在背后推一把。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15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青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政策体系等手段,为服务型制造发展营造丰沃土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资源配置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10月底,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的青岛市服务型制造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70余家。这标志着青岛正进一步聚合行业资源,搭建“政产学研检用金”沟通合作的桥梁,提升服务型制造的研究开发和服务应用水平。
工业互联网的催化带动,是青岛服务型制造发展十分鲜明的特点。而这背后,也离不开青岛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打造上所付出的努力。
目前,超级平台卡奥斯已连续两年位居工信部“双跨”平台首位,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为企业实现产值380亿元,赋能全市企业近3000家,新增产值超百亿元;柠檬豆平台着眼服务中小企业集中降本采购,平台注册用户5万家,覆盖50万家制造业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采购降本+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为内核的解决方案,2020年平台收入同比增长10倍……轮胎橡胶、大家居、轨道交通装备等垂直行业平台蓬勃发展,全市累计入库培育项目已近百个。全市建设完成5G基站1.3万余处,占全省总量2/3,5G基站开通数量列全国第8位;建成规模以上数据中心12个,总机柜1.5万余个。
工业设计是提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青岛积极搭建各类工业设计平台,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在橡胶行业布局首个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发起“胶东经济圈工业设计产业联盟”;举办青岛工业设计节、工业设计智享会……目前,已拥有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0多家。
青岛也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服务型制造政策服务体系。据介绍,目前青岛既有支持先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等普惠性政策,又有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金融等精准产业政策,每年支持金额近10亿元,其中涉及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制造业创新中心、两化融合、科技研发等服务型制造的支持比重超过60%,政策支持力度为近年来最高。
“未来要在示范推广、创新载体搭建、人才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全市制造业提质增效,为辐射北方地区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青岛示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资源配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