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7月24日,仅青岛真情巴士集团15条公交线路运送的乘客就达到52.2万人次。“开幕后的首个周末,金沙滩啤酒城的入城人数就创出历史新高,从啤酒城到青岛世界博览城,这30公里沿线范围内的酒店客房一房难求。”青岛黄岛发展集团董事长刘书武告诉记者。
重大主题消费活动对消费市场的提振作用从啤酒节的各项数据中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我省集中开展了直播订货会、文旅惠民消费季、“山东超级工业城”采销对接大会等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市场消费稳步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1.8亿元,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6.1%。
进入二季度后,服务消费复苏步伐加快,餐饮、旅游等消费增势向好。受益于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叠加,二季度餐饮消费加速回升,实现餐饮收入额883.6亿元,同比增长36.9%,两年平均增长5.6%,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2.5个百分点。旅游升温提升酒店住宿业人气,从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看,二季度实现增长65.5%,比2019年同期增长14.4%,两年平均增长6.9%。
传统领域消费恢复更加有力的同时,业态融合加速推进,线上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炎炎夏日,需要什么东西,在线下单,然后静待送货上门,济南市民李莉已经习惯了这种购物模式。“现在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中小型商超,很多都提供线上下单送货上门服务,我隔几天下单一次,果蔬、粮油、日用品均可送达。”李莉说。选择这种消费模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居民消费习惯线上拓展与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了网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省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2564.7亿元,同比增长24.6%,比2019年同期增长34.8%,两年平均增长16.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255.1亿元,同比增长19.7%;比2019年同期增长44.2%,两年平均增长20.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山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方面走在全国前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消费、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世林认为,今年上半年山东在扩大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方面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密集出台3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积极扩内需、促消费、降税费,有力促进了服务业生产经营快速恢复,为全省服务业持续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介绍。上半年,我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176.6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8%,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比GDP两年平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7%,比全国高7.7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的“定盘星”。
今年以来,我省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受益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加力恢复,增加值同比增长18.1%,增速分别比GDP及服务业高5.3、3.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6%,比GDP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5.8%,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5%。
同时,发展潜能释放更加精准。全省加大对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体育消费券等多种形式,引导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塑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消费智能化,激发消费新动能,全力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上半年,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7%、56.5%和55.2%。同时,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持续增强,旅游、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发展良好。1-5月,规模以上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3.5%、35.9%和67.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全面向好,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8%。
陆万明介绍,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紧跟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线上经济等新业态、新消费趋势,加快激发内需潜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进一步释放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和活力。
促进消费提档扩容,深度挖掘释放消费潜力,关键还在于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我们将继续做好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各项民生工作,促进城乡居民稳定增收,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营造人民群众安心消费的政策环境。”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栋表示。
(□参与采写: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