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山东: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看齐鲁大地上的“诗与远方”
近年来,山东深入挖掘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全面推进优质文旅项目建设,各类优质文化作品、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生动讲述着齐鲁大地上的“诗与远方”。
在临沭县朱村,投资3.38亿元扩建的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一期工程将在9月底交付使用。与此同时,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也在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14村居6万居民家门口就业。
临沭县曹庄镇人民政府镇长万全冬告诉记者:“我们纪念馆共展出了一万多件文物,通过声光电及VR等沉浸式手段,建成沂蒙精神宣传和弘扬的又一主阵地,同时,我们以有机农业、古韵民俗为辅助,促进三产融合,打造农旅复合型的示范性美丽乡村。”
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优质文旅项目,山东文旅产业正加速融合。今年,全省推出100条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各地历史文化、乡村田园、都市风情等资源。“泰山边的山乡变迁”线路,展现泰山西麓风情,让里峪村、八楼村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鲁商集团乡村振兴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在武表示:“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最终实现零散村的集群振兴、薄弱村的凤凰涅槃。”
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山东在戏曲戏剧领域传统优势基础上,加强歌剧、舞剧等艺术门类的探索和发展,成功推出民族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话剧《家事》《孔子》、复排京剧《奇袭白虎团》等一大批精品剧目。民族歌剧《沂蒙山》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中,成为历史上的唯一大满贯。
山东省文旅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表示:“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超过了我们全部文艺作品的一半以上。再就是文艺创作的质量,文艺作品的整体的审美品相和艺术品质实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式的发展。”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山东成功培育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文化标杆企业。作为全国首个重工业电影生产基地,青岛东方影都集聚中视实业、华谊兄弟等600多家影视企业,今年上半年,23家限额以上影视产业链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85%。
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王春生表示:“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正在成为文旅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正成为推动山东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引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构建以‘好客山东’为引领的文化旅游品牌体系。”
闪电新闻记者 刘冰冰 李静 李玲 王树伟 冯宜雯 济南台 临沂台 泰安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