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方方的门牌,简简单单的数字,标记着一厂一户在城区中最为具体的位置坐标,是街头巷尾最为寻常的所在。但您见过自带二维码的“数字门牌”吗?
作为济南市“经营主体住所标准化改革”的试点区县,推行标准地址改革一直是起步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起步区管委会数字城市部以“数字”强“智服”,在全区创新推出的“数字门牌”服务,逐渐探索出一条“标准地址+数字门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起步路径”。
追根溯源 地址标准详实有“数”
如今在起步区的不少产业园区中,只要在门牌前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标准地址等办事所需注册信息。但在从前想要获取企业准确的地址信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为之前在企业注册环节,登记地址时采取的都是自主承诺申报的方式,起步区是一个正处于大建设阶段的新区,拆迁房屋地址时常存在不明晰、不完善等情况,因此也出现了经营主体住所注册不规范、虚假地址注册等登记隐患。”起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
想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首要工作就是建立统一标准。数字城市部依托“数创新城齐心为民”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党员干部牵头,部门合力行动,积极联合区大数据、政法、公安等多个相关部门,借助政管互动整合各方资源,统一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表述,出台《济南起步区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善过去信息登记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信息,让地址信息登记更趋规范化,从源头上解决地址信息缺失、多名等问题。
目前,起步区标准地址改革已覆盖全域4个街道、308个村居,采集标准地址信息4.1万余条,初步完成地址信息采集、筛选、规范、入库等工作,部分街道标准地址已进入应用阶段。
着眼整体 科技赋能引“数”入库
统一权威的地址标准建立了,如何能让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成为了数字城市部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我们在前期采集信息时发现,很多园区都存在企业没有获悉准确地址渠道的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不仅会波及起步区标准地址改革进程,也会对企业招引和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数字城市部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孔杰回忆道。
“经过几轮研讨,我们认为,要在标准地址普及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汇集标准地址信息的‘数据库’,让企业商户在需要相关信息时第一时间就能找到。”
有了整体工作思路,还要寻找合适的突破口。身处数字起步区建设的前沿阵地,数字城市部敏锐意识到自己“排头兵”的身份,以实体数字门牌为载体,利用技术优势,将标准地址数字化,形成覆盖全域的含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的标准性和唯一性的二维码,让空间区域内的每一个坐标点都能实现“码上查看”。
如果说以点定位是“数字门牌”机制的亮点,那“由点及线”则是支持标准地址库运营的支撑所在。
依据起步区标准地址的应用实际,数字城市部用地址串联起社会治理要素,牵头联合政法等多部门,探索出地址数据采集标准、更新方式、共享路径等一系列地址采集救济机制,建立起贯穿由区到户全线的标准地址实地核查机制,实时更新共享标准地址库数据信息,实现了地址使用和救济的闭环管理。
此外,数字城市部还在同步探索建立标准地址警示管理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试点,对园区内标准地址登记企业定期进行现场核验,将问题企业、责任人列入警示名单,提醒有关各方在注册环节规范使用地址信息,最大程度发挥标准地址数据库效能。
拓展应用 便捷审批因“数”精彩
诚然,“数字门牌”与标准地址改革的有机结合为起步区地理坐标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全新可能,但数字城市部的目标却不止于此。
前不久,“数字门牌”迎来了一轮“全新升级”,在初版门牌的基础上,技术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泉惠企”、智惠导服、预约取号、智享地图、电子营业执照等多项业务的线上办理窗口浓缩进了“数字门牌”的二维码中。
“原先我们办理一些业务还得一趟趟往管委会跑,现在很多业务扫一下门牌上的二维码直接就办了,有些热点业务动动手指三五秒就能有结果,确实省事了不少。”园区企业的负责人一边扫码向记者展示线上办事窗口,一边感慨。
据了解,未来数字城市部还将以“数字门牌”为载体,探索建立包括政务服务、社会治理、行业监管、政银合作等多领域在内的一批民生服务场景,根据不同办公需求,为各部门提供精准地址数据及空间信息,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数字化能量。
“标准地址改革看似是点点滴滴的校正,过程中建立起这么多线线相连的机制,最终目的还是要达成面面俱到的便利。目前‘数字门牌’的推广主线还是优化营商环境,未来数字城市部将努力把这条主线延伸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以数字手段赋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生活、政府效能等诸多方面,助力起步区高质量发展。”孔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