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初秋,济宁十分耀眼!
8月13日,“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开幕,10多部优秀剧作陆续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剧作,就像“引线”,燃爆了济宁绚烂的上空。
这个初秋,孔夫子与青年戏剧导演们“撞”个满怀!
“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开幕式及大多数剧目的演出地——曲阜尼山圣境,对济宁人来说并不陌生。再次步入,却有不同的感受:古朴高雅的中式建筑,沉浸式体验的六艺游戏,国家级的精彩剧目……无不向游客展示着儒学国风。一个个经过转译的古老故事,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仿佛是孔夫子穿越两千多年来到“圣境”,所到之处,国风四起,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沐浴其中,滋润身心。
“用现代表达,讲述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现场氛围激动人心,机车、摇滚元素的融入,让《子与阳货》这个古老的故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看过这部剧后,我打算去读一读孔子的故事,重新认识这位陪伴我们成长的伟人。”市民刘先生看过原创剧目《子与阳货》后,内心澎湃,他感慨说,没想到戏剧的力量如此之大,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现代故事,更激发出观众对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好奇心。
看过《孔丘——当我们在谈论孔夫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见夫子,是山是水》等多部戏剧的市民秦女士,深有感慨。她说,自己是一位戏剧爱好者,“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的到来,让她心生欢喜,特地追了多部剧,“多位导演都有介绍,他们的剧目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译,起初我还不明白。看了剧之后,真切地感受到,虽然时间在流逝,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精神财富并不会停留在‘历史’之中,它会和不同的时代条件、现实背景相结合、相碰撞,迸发出全新的思想火花。‘尼好,戏剧’就是孔夫子与戏剧的碰撞,以新时代的创意让优秀文化触手可及。”
戏剧以其独到的魅力,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国风之力。而亲子六艺、五道雅集,则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到国风文化的趣味所在。在尼山圣境亲子六艺园区,不乏身着汉服体验打卡的父母子女。孩子们在“术”的帐篷下,认真向老师学习鲁班锁的玩法。在尼山大学堂,游客们在专家学者的指引下,感受墨香、认识花形、聆听琴音、熏染香凝、品鉴茶味,静心修身,陶冶情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之魂。
这股浸润戏剧魅力的传统文化之风,已然吹遍济宁。在城区金宇路一处商场内,多幕公益剧目上演。其中,一幕童话故事儿童剧吸引了许多游客的观赏。部分街道社区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国风主题活动,或组织学生们学习剪纸,或跟随戏剧老师练习唱腔,又或是到剧院看一场演出……“戏剧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丰富多彩的活动轮番上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心。”家长陈先生说,对于这股在济宁劲吹的戏剧国风,他格外赞赏,希望能够经常举办此类活动。
或许,在有些人眼中,传统文化稍显曲高和寡,但传统文化遇上现代表达,不仅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能带来更广泛的文化辐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报记者 王雁南 梁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