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从明代中期开始,青岛即墨的大欧鸟笼就已经作为贡品名扬京城。大欧鸟笼经过几百年传承,制作技艺越发精湛,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变的是大欧村人对手工鸟笼制作的执着。走进新时代,大欧鸟笼已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成为了大欧村人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欢迎各位新进直播间的家人们!帮忙点点左上角的关注,点点小红心!谢谢大家!”11月11日晚上8点,25岁的吴兆强家里灯火通明,正在直播间里介绍自己家的鸟笼、竹条、竹丝等特色产品。旁边的伙伴们正在根据订单进行快递打包发货。
吴兆强每天直播两个小时,为了更好地吸粉、卖货,他的直播内容除了介绍自己制作的鸟笼、竹条、竹丝等手工艺品以外,还会现场演示鸟笼制作技艺,每天直播间有上百人观看。他说,2017年,他开始从事鸟笼加工行业,这几年,在拼多多、快手平台直播卖货的销量还不错,每天都能接到200左右的订单。“刚开始直播的时候看的人很少,后来次数多了,人就多起来,也慢慢有了固定的粉丝。现在,我们的粉丝已经有三万多人,鸟笼的销量也不断提高。”吴兆强说到自己的直播经历,他的眼神里有些欣慰。
“以前是通过老客户互相介绍、口口相传;现在有了淘宝、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销售鸟笼更方便了,全国各地的客户在手机上一键下单就可以了。”吴兆强拿出手机展示最新的鸟笼订单,“双十一”活动期间,仅2小时的销量已超过2000单。
一根根网线编织鸟笼千万产业,一代代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建设为契机,深挖大欧鸟笼非遗文化内涵,创新推出鸟笼产品,多渠道推广销售,让大欧鸟笼这一手工技艺世代相传。”大欧戈庄妇联主席李林娜介绍。
目前,全村已发展电商业户80余家,鸟笼年产量达60多万件,将鸟笼由线下批发拓展到线上零售,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京津沪等30多个大中城市,年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连续7年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淘宝村”。(通讯员 周翔 梁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