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胶州市司法局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平台思维,扛牢普法宣传牵头抓总职能,围绕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建立中小学法治副校长“1+1+1”工作模式,在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实践中出实招、办实事、抓实效,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抓总、政法干警聚力、家庭学校互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格局,获得“青岛市普法好少年优秀集体”荣誉,营造了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坚持调研先行 找准专题普法着力点和落脚点
聚焦学生群体,“点单式”普法推进质效提升。前期,青岛胶州市司法局为胶州市中小学选聘了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优、工作责任心强的法治副校长。根据青少年的关注点、兴趣点,推行“点单式”普法,针对近期网络上频频曝出的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等事件,根据青少年普法需求,法治副校长联合各辖区司法所深入校园开展“法治伴少年、护航助成长”“弘扬法治精神不停歇、争当学法守法好少年”等系列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在法治课堂上,以案释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向同学们讲解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危害以及涉及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并通过身边鲜活的典型案例,让青少年明白违反法律的严重性,也让他们懂得要尊重法律、敬畏法律,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教育工作水平。
聚焦家长群体,“联动式”普法筑牢安全防线。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入户走访、家长会等形式强化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治宣传,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家长应对办法等为切入点,围绕家庭教育要做什么、家庭教育怎么教、不合格父母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等方面出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深入剖析,宣传家庭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监护人更好地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让更多的未成年人监护人加入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队伍中,避免因监护缺失、监护不力,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和遭受侵害,以司法之力守护青少年,家校联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聚焦教师群体,“规劝式”普法护佑健康成长。开展教师法治教育讲座,就校园安全事故法律责任划分、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相关内容进行了重点阐释,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教育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切实增强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保护意识。并通过“范跑跑事件”“赖宁事件”“扶不扶、劝不劝”等生动案例,教育每一名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筑牢青少年人生成长中公平正义的防线,消除部分老师心存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顾虑,进一步提升老师的从业责任心和处理校园安全事故的专业水平。
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专题普法实效性和精准化
以趣味性提升实效性。运用数字化手段“沉浸式”打造校园欺凌普法课堂,为“八五”普法工作开辟新途径。授课时开设互动环节,进行真实案例分享,提升课堂体验感。创新推出“法小蓝”普法小课堂、法治剪纸、法治漫画等普法产品,特别是推出“法小蓝”校园欺凌篇章,聚焦校园弱势群体的保护,对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危害及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开展普法宣传,让学生在生动的“沉浸式”法治教育中更深层次地领会法治内涵,真正引导青少年学生要敢于向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说“不”,做到法治精神长留于心。
同时,联合教体局组织学生走进市人民法院,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按照真实的庭审程序演示,学生们自己扮演法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证人等角色,更加直观地了解司法审判的活动流程、内容及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效能。
以专业化提升精准化。创新开展青年法律名师孵化计划,通过试讲研课、名师观摩等形式开展“名师研学”活动,不断弥补优秀青少年普法讲师需求的结构性缺口。建立“菜单式”课件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针对性地提升普法讲师授课水平。
此外,联合教体局邀请胶州市法院、胶州市检察院业务能力强、法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厚的干警,分批前往胶州市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对家长、老师、学生进行分众化法治宣传教育宣讲。
以个性化提高覆盖面。一方面,做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普法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普遍性之外的个案个例,如开展未成年人电信诈骗、家庭暴力、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普法讲座,提升对于个案问题的关注度,增强“普法小剧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校硬件建设,整合更新完善法治宣传阵地,为法治教育搭建平台;创新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好“法治班会”“小手牵大手”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法治文化凝聚力、影响力。依托省级法治教育基地(市禁毒教育基地)和胶州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定期组织案例展览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场景教学中学习法律法规和安全自救、自我防护等知识;发挥家校共建作用,不断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放大平台效应 推动专题普法系统性和集成性
依托“谁执法谁普法”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发挥胶州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胶州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完善机制、关口前移、部门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组合拳”,共筑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防护墙”。特别是公安、法院、检察院、消防、团市委、妇联等多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针对未成年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学校法治教育为主阵地,家庭为第一课堂,社会为辅助课堂,联合教体局举办“家长开放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法治教育观念,在重要节点、重点时段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家校互动等法治实践活动,发挥“小手拉大手”品牌效应,打造“小手拉大手,送法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带法回我家”“小手拉大手,我是小小法律明白人”等系列品牌。
建立家校联动普法模式,在胶州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亲子学法惠万家”活动,通过发放“亲子学法倡议书”、开展“我与父母同学法”活动等,学生带动家长学法,学校与家庭互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浓厚氛围。在社会上,依托“胶州市青少年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纠纷调解工作;依托市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维权岗,把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落实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各项工作中去。
凝聚“公益+”普法新合力。统筹协调政府、公益组织及企业的各方需求,建立“公益+”法治宣传教育模式。通过凝聚法治副校长、法治教师、“蓝马甲”普法志愿队、“八五”普法讲师团以及社会力量,将公益活动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公益普法的积极性。在普法活动中,加强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健康等问题的关注,每月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及家校矛盾排查和化解活动,对学生间、家校间的矛盾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校园稳定和学生身心健康,推进全民大普法蓬勃开展。(通讯员 张艺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