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正本清源需回归传统

2016-05-30 13:59:43 字号:T|T
摘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那里来的,要到那里去,想明白了,想清楚了,就要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进,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形成共识,成为全民族的前进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对公民的教育教化,要成为万众一心的动力,仍然需要对公民的教育教化,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的不断的教育教化,使公民真正成为中国人,要做真正的好人、善人、优秀的中国人。

  中华民族历代先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子孙的智慧和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思想理念、方针、目标、原则和内容及方法,是独步天下的,也是世界其它民族无法与之匹敌的,遗憾的是清末民初被废弃了。今天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的理念、原则、目标、内容、方法,系统地呈现于中国人民面前,这是中华民族先祖在天有灵,是对炎黄子孙的眷顾,是中华民族的福报和幸福,中华民族又有救了!

  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是自汉武帝确立的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孝道为根,修身为本”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年,两千年不变,其内容圆满包含着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为主修科目,至于科学、技术、艺术、应用等则是次要内容。教育方式略分有四:一是家庭教育,是以父子有亲为原点,这是基础。二是学校教育(家塾、乡塾、义学及官学)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三是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四是圣贤教育(亦标人文教育或宗教教育),是启发“仁、智、勇”的圣贤教化,是前三种教育的升华与圆满。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最大特色是家庭教育,一切教育教化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这 四种教育成功之时,即是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之日。

  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古圣先贤最早发现并总结出人生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明朝伟大的教育家、理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先生(公元1472-1528年)有精辟的论述。

  一曰幼儿养性:“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入人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教育首重在於家庭,更始于胎教。胎教,古时称“胎养”,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先祖早在五千年前就发现的“科学秘密”,是中华民族优生优育的民族传统。胎教,现代人称之为优生优育的“优生学”。现今美国、德国、日本人称之为“民族优化战略”、“胎教优生”、“零岁的教育”。实际上,欧美日等国的关于胎教的生命胚胎学的研究,还是得益于科学家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和求证的成果。

  中华民族以实现优生优育为目标的胎教,早至上古尧舜时期,迟至周朝就有文字记载,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周朝三位伟大的母亲:太姜、太任、太姒三位“太太”以自己的淑德懿行,相夫教子,生养教育出六位圣王及贤人,即是太姜生泰伯、仲雍、季历三位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孙三代女圣生祖孙三代数位圣王,成就了千古最美的盛治,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列女传》记载:“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之性,端懿诚庄,惟德之行(正念正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周朝之奠基者)。故妊子(怀孕)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生出)而肖(像或相似)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有关典籍披露,唐太宗也是赞同并主张进行胎教的(见《自鉴录》)。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也从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角度,科学地论证、完善了“文王胎教”的原则及方法。到了明、清两朝,胎教的理论、实践和成果更加丰富完善,明、清皇宫典籍都有记载。民国建立后,被当做封建糟粕而丢弃。

  “幼儿养性”的教化极为重要,是健全人格的扎根的阶段。“零岁”(即胎儿在母亲子宫发育阶段)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教化最容易”的黄金时期。因此要下大气力抓好“扎根教育”(有人也称之为“早期教育”)。现代大脑生理专家研究报告证明并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大脑发育在三岁以内就已经完成了60%(每年成长约为20%)。西方的大脑专家和心理医生用现代催眠术的实验研究还发现,母亲怀孕时的胎儿在胎胞里虽然没有出世,母亲的起心动念都有感觉,他(她)已经在学习,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走跑线啊!其实,除了我们中国老祖宗已发现这一科学真相之外,释加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佛教经典中也早有论著,藏传佛教的经典和唐卡绘画中也早有记述和描绘。历代祖先大德十分重视胎教,劝诫妇女及家人在她妊娠期间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婴儿出生后,以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依靠高度的直觉天才般的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因此,父母及长辈必须对子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要以身示范,针对幼儿的心灵、心理及生理、身体发育的特点,以正知正见正行的教学内容,用快乐、简易、轻松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方法加以正确的引导,著力夯实健全、健康、纯净、纯善的人格基础,古语讲“教儿婴孩”、“三岁看大”就是指三岁前的幼儿“扎根”教育教化的重要。这里,但愿天下父母千万不可忽视或错过这个幼儿教育的最宝贵的“黄金时期”,因为它确实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无可替代也。

  近十几年来,笔者多次建议育龄青年夫妇进行胎教。凡进行“胎教”生育出的孩子,大都是聪明、健康、好学。在昆明国学童蒙幼教馆的1-6岁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经过胎教生养的,因此,建议国家卫生和计生委认真研究用中华祖先的智慧和经验,借鉴美、德、日等国的成功做法,制定、完善“民族优生优育”的战略,最好通过人大立法,保证、保护中华民族后代子孙的优生优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二曰童蒙养正:“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

  “童蒙养正”是圣贤智慧熏陶的阶段,就是要著力于圣贤智慧的熏习和陶冶。幼儿长到三岁后,在父母长辈的影响和教导下,语言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均都在慢慢地提升和增进。四至六岁的儿童的大脑细胞的成长完成了80%(每年约增长10%),这个时期内若能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童子学习文字、语言,诵读古籍经典,间或插入学习绘画、音乐及武术等活动都有明显的进步。从六至八岁,脑部发育已达到90%(每年成长为5%),古人讲“七岁看老(或八十)”是有科学根据的,儿童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聪明与否,今后成就如何大致已经决定了。从九至十三岁,大脑细胞发育已基本完成了,达到100%。三至十三岁的儿童,因其智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仰赖父母及长辈之处尚多,又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也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当须紧紧抓住其记忆力强的特点善加教育,培养童子的定慧力,端正其心性及行为。习仲勋、齐心夫妇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初,习仲勋只要有空总会陪着孩子们玩,要求子女从小背诵“悯农”诗。常把孩子们掉在桌子上的饭粒、菜叶捡起来吃,对于浪费行为会严厉批评。要求子女从小自己洗衣服、节约用水、穿旧衣服……。习仲勋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子女说:“我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习近平主席二〇一四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视察时,当他看到孩子们用毛笔写“精忠报国”的字时,回忆说,四、五岁时妈妈买了小人书,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刺字不疼啊?”妈妈说,虽然疼,但岳飞会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到现在。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

  我国历朝历代古圣先贤都是选用《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朱子家训》、《千家诗》、《说文解字》、《太上感应篇》、《孝经》、《十善业道经》等童蒙教材做为启蒙经典,继而选择“四书五经”为主要经典教材,渐次依序地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背诵,使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印入脑海中,通过长期的读诵熏习,使其沐浴于古圣先贤的智慧光明之中,茁壮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和提升其气质。明代王阳明先生在四百多年前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在《训蒙大意》中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蒙以养正,“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一)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二)导之以礼,以肃其威仪;(三)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指书法教学中的描红、临摹、练字等),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为我们今天教化童子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教材、方法。清圣祖康熙大帝是教子教孙最成功的典范,圣祖教化子孙的方法没什么秘诀,他老人家就是按照中华古圣先贤、列祖列宗教化子孙之法,“依教奉行”,也就是遵循阳明先生之法而已,培养出了雍正、乾隆两代贤明的皇帝,育子、孙而成“龙”的,成就了康雍乾盛世。当今,昆明市明生书舍下属的“昆明童蒙国学幼教馆”,通过十余年的探索、发掘、继承、传承中华先祖“童蒙养正”的教学理念、典籍、教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成功,找到了童子教化的正确之路,雄辩地证明了、证实了中华先祖的智慧光芒万丈,惠及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的博大精深、万古流芳,祖先的恩泽令我们感激涕零、永生不忘!誓志传承后世。

  我们确实要按照习近平主席对少先队员的殷殷嘱咐:“要从小学习做人。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你们现在都是小树苗,品德的养成需要丰富的营养、肥沃的土壤,这样才能茁壮成长。现在把自己的品德培育得越好,将来人就能做得越好。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今天,每个有良知的炎黄子孙,必须怀着感恩的心,回归到祖先的智慧中去,运用先祖“蒙以养正”教化童子之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聪明、睿智、健康、健全的、合格的国民与国士,实现习近平主席的希望与期待。

  三曰少年养志:“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少年养志是理想抱负确立的阶段。十三岁以后的少年,知识渐开,理解能力也有显著的发展,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摆脱父母及长辈的关怀与照顾,正是身心全面发展,意气风发,开始了自主独立学习的阶段,此时,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少年追梦养志”的教育教化。追梦养志,就是诱导、鼓励少年要有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树立为国家为民族效力而读书、奋斗的远大志向。孔老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我们中华民族后代子孙树立了立志向学的典范。习主席指出:“要从小学习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你们要注意培养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这是习主席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指出的关于“少年立志”的根本方向、方法和要求(见二〇一五年《人民日报》六月二日头版)。处于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业外,父母、长辈和老师要为他们提出建议,指导他们阅读适量的课外读物。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2-13岁前如果不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从阅读中找到乐趣,也更无法从典籍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当今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人均年读书64本(一说是77本),该国没有文盲。俄罗斯年均55本,日本年均40本、韩国人均7本、中国人均0.7本。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智商社会》一书中说:“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一百年前,西方列强和东洋倭寇污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何其相似乃尔),我们中国人不能再沉沦了,必须猛醒,不要溺爱“小皇帝”、“小公主”!要下大功夫和气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华先祖早就熟知读书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亦乎。”所以对青少年要提供、选择“正知、正见、正觉”的读物,如经、史、子、传等传世之典籍,鼓励引导他们阅读历史、人文、地理、儒、释、道的经典等,原则是“非圣书、屏勿视”。最好是:

  (1)按照印光大师列出的典籍名录,有选择的熟读记忆最好;

  (2)古今、中外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伟人传记;

  (3)历朝历代的“忠、孝、节、义”及阐明因果事理的典型故事、传奇、传说、俚语、民俗及民间故事等劝善戒恶的书籍;

  (4)各行各业中奉行孝道、崇尚劳动、勤劳致富、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和匠人精神,坚持理想、信念、信仰,努力学习、刻苦实践,不断艰苦奋斗,为乡里、为地方、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忠烈英雄及乡贤人物事迹等等。

  家长、学校要组织青少年观看《毛泽东》、《开国元勋朱德》、《东北抗日联军》、《王大花的革命生涯》、《长沙保卫战》、《中国远征军》等大型纪录片;以及反映中国真实历史的教育片,如,《甲午海战》、《汉武大帝》、《唐太宗》、《《康熙大帝》、《雍正王朝》、《郑和》、《抗倭英雄戚继光》……

  上述方面的书籍,如能多读、熟读,青少年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出心中崇敬、立志效仿的人生偶像和榜样,从而激发少年、学子的豪情壮志,有了这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仅点燃了少年立志的热诚,也会坚定、驱动他们终生奋斗不移的信心与能力,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地攀登理想的高峰。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蔡和森、朱德、周恩来、胡耀邦、习仲勋、耿飚、万里等老一辈革命家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注重从少年儿童抓起。”

  他指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自身年龄和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加深理解。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四曰成年养德:“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养德行,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从小学习创造。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他勉励少年儿童“时代总是不断发展的,等你们长大了,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科技也会取得巨大进步,需要你们用新观念、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这样一个民族、人类进步才会生生不息。从现在起你们就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一般男子二十、女子十八岁时,学业、技艺基本有成,在举行成年之礼后,进入社会,发挥自己专长,应尽力以求自立兴业,创业成家,进而提携后进以立人。此后,在与人接触日渐频繁,人事环境愈加复杂的过程中,必然难事多多,多不尽人意,真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应保持看得破、想得开、放得下的平静、平常、平和的心态,而且更要“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检讨自己在待人、处事、接物方面缺点与不足,自勉改过迁善,以求进益,以真诚、笃厚、谦和、忍让之意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人、助人为乐之心积德行善培福。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灵性亦即哲学思想修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六个思维方法,即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精准思维。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保持身心灵的健康,做一个合格的、有智慧的中国人。

  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不过百年,应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二○○九年的讲话:“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指示,认真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弟子规》汇集了中国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弟子规》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通篇讲的是爱心。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把对父母的爱扩大到对人民的爱,必然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一个不忍心损伤自己父母利益的人,怎么能够损伤人民的利益呢?只要把这些道理弄清楚了,并且能够付诸行动,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总之,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十年“文革”浩劫中,作为孔孟思想的重要内容,《弟子规》遭到无理批判。今天我们应该重新谈谈《弟子规》积极一面了。刻苦学习,读好书,多读正知正见之典籍,读书志在圣贤,读书明理,从圣贤的教诲中汲取做人的营养,提升自己的灵性,开启智慧,效法明朝袁了凡(1535-1609)先生和当代禅宗大德、国学大师南怀谨(1918.3-2012.9)先生的精神,“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以改过、积善、谦德来充实自己,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为社会、大众做出好样子。修德立业无有穷期,我们每一个成年人更应注重伦理道德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生命质量,以效力国家、心忧天下之情怀,牢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时时、处处、事事为天下苍生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大众服务,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乃至生命。人人都能“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安贫乐道,勤劳致富,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为国分忧、为人民服务,就是爱我中国、爱吾家乡、就是在圆中华崛起的中国梦,所以,成年养德,一生都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之人。这是真实生命的拓展的阶段。

  基于上述四个阶段的分析,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于天地之间,必须有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这也是终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周恩来总理生前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多次强调教导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的人。就是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注重道德的修真养性。(作者: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李善友 饶 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