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供求关系一直是影响市场配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农产品,从“姜你军”“蒜你狠”,到红枣滞销喂牛羊,供求失衡导致价格波动的新闻屡见不鲜。近日,地处鲁中腹地、因“沂源红”苹果而享誉中外的山东沂源,就遭遇了苹果丰收带来的“成长的烦恼”。
苹果丰收难喜悦 果农惜售盼涨价
沂源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有“山东屋脊”之称,特殊的页岩土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形成了以“沂源红”为代表的苹果品种。“沂源红”口感酸甜适中,水分充足,一条苹果产业链成为30多万老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苹果有易于储存的特性,供应时间可持续半年以上。据了解,沂源有大大小小的冷库300余个。沂源中庄镇冷库营销户朱贵义有三个冷库,可储存苹果1万5千吨,但到目前为止,一个月仅能卖出2000吨左右,库存量还有近65%。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不止朱贵义一家,大多数冷库都存在库存量较往年偏多的现象。
“去年10月苹果收获期后,沂源县实际储存苹果6.5亿斤,较往年储存量增加10.8%。但截至3月14日,共出库销售苹果约1.4亿斤,比往年同期偏少20%。”沂源县农业局局长耿益民介绍说,
在沂源县副县长陈保华看来,苹果库存量激增有两个原因,一是产量的大幅增长,据他介绍,2015年沂源县种植苹果30万亩,年产量8亿斤左右,产量较去年增长30%以上。二是价格低迷,果农盼着价格回升,并不愿轻易售出手中的苹果。
陈保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70#以上的苹果为例,入库时价格大约为4-6元每公斤,现在出库仅有 3.2-3.4元每公斤。“放在去年,较好品质的苹果,出库价最少也要6元每公斤!”陈保华说。
政府媒体商家齐发力 避免“果贱伤农”
“清明马上就要到了,按照以往经验,苹果还有两个多月的销售黄金期,等到其他品种水果大量上市后,苹果的销售空间将更小。”淄博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美香告诉记者,由于库存量较大,短期很难有价格反弹的空间。如果不能抓住这一时间,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苹果难卖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果贱伤农”的风险很大。
针对这些问题,3月15日下午,淄博市委宣传部、沂源县委、县政府召集媒体、经销商、果农代表,召开了聚焦“沂源红”精准扶贫座谈会,共同探讨“沂源红”所遭遇的销售瓶颈及解决对策。
同时,淄博市委宣传部还启动了“沂源红”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公益活动。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表示,希望能通过媒体拓宽“沂源红”苹果销路,带动果农增收。
“沂源县政府积极和大的经销商对接,安排专人去全国主要市场了解行情,及时反馈给果农,”沂源县委书记张学武告诉记者,沂源县从上到下积极引导,帮助果农准确掌握市场信息以便消化库存。
此外,包括新华网在内的十几家媒体共同发出联合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为苹果销售渠道尽一份力,助力果农渡过难关。倡议发出后,包括淄博商厦、华润万象汇、大润发、众得利等多家经销商都开始大批量采购沂源红苹果。
截至发稿前,记者了解到,沂源红苹果的日均出库量达到2000余吨,较此前有明显提升,部分冷库也出现了货车排队拉苹果的现象。
沂源红怎么“红”?品种还需变品牌
沂源燕崖镇双泉村,一个曾经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近些年因发展乡村旅游,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苹果收获时,村子里很少见到村民,外地来采摘苹果的游客络绎不绝,汽车一停几公里长,村里特地修建了停车场。”双泉村村支部书记刘宝吉指着远处一块大空地给记者说。
“去年苹果大丰收,出库价也就是2块2、3,我们发展苹果采摘游,每斤能卖到4、5块,还带动了周边村子樱桃采摘、农家乐的发展。”刘宝吉说,现在村子里每户的年收入有7、8万,很多村民都买了小汽车。
双泉村是产业升级的好样本。但在原沂源县农业局副局长、果树专家东明学看来,“沂源红”仍存在高端果品的数量较少,不分级“论堆卖”的现象,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端果品不断提升的需求。东明学说,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业化程度、借力品牌化营销是沂源苹果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较烟台的苹果,‘沂源红’更甜,相较陕西的苹果,‘沂源红’更脆。”也许东明学的一句话,能让人们找到“沂源红”的味道密码。
“中华名果”、“江北第一果”,多次在全国绿博会和农产品交易会上获“金奖”,成为北京奥运会、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海世博会“专用果”……
顶着无数光环的“沂源红”苹果已经成为农业大省山东的一颗璀璨明珠。但酒香还怕巷子深,“沂源红”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果品产业中异军突起,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果”,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是因为没有品牌,没有市场话语权。”盛全果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善全说,从论堆卖到“按糖度卖”,他注册的“中庄”牌苹果,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苹果产值可以增加30%以上。
“同样是苹果,写上字的苹果,一个就能卖十几块,去年平安夜,一天卖了一万个。” 张善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