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淄博发展计划获批 七举措助经济社会发展

2016-03-23 15:21:17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孙晨 责任编辑:张靖浛 字号:T|T
摘要】近日,《淄博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经淄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正式印发。《计划》明确了2016年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并详细列出“稳增保发展”“工业强市建设”“生态淄博建设”“文化名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多项改革举措落地”“社会民生建设”7个方面的措施。

  ■“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全年290个首批市重大项目建设将完成798亿元投资。”

  ■“继续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推动100家企业‘机器换人’,打造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实施主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工程,完成主城区水系水源配置,开工建设新城区防洪河道下游治理、东猪龙河高新区段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

  ■“积极打造都市文化旅游、传统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四大品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

  ■“改造西六路、世纪路济青高速跨线桥,实施人民路、华光路下穿淄东铁路桥立交通道工程,规划建设高铁新城。”

  ■“严格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通过扶持就业发展生产,加大教育医疗救助,实施‘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政策等措施,年内实现市现行扶贫标准下7.5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近日,《淄博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经淄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正式印发。《计划》明确了2016年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并详细列出“稳增保发展”“工业强市建设”“生态淄博建设”“文化名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多项改革举措落地”“社会民生建设”7个方面的措施。《计划》指出,2016年淄博将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三最城市”建设,着力激发和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稳增长保发展:扩大居民消费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016年,淄博将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以赴稳增长保发展,确保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扩内需、调结构、防风险有机结合,积极稳妥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集中抓好齐鲁石化煤制氢及配套、新华制药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中纤越弘硼合金生产等总投资2478亿元、年度投资798亿元的290个首批市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抓好年度投资247.8亿元的113个主城区及全市统筹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195亿元的13个利用国家政策性贷款项目以及年度投资11.7亿元的9个国省道改造建设项目。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在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设施等9大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增强投资发展内生动力。积极开展济青高铁淄博段拆迁、新区文化中心等PPP试点项目,以政府购买融资服务模式运作好棚户区改造、老旧居住区治理和城区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继续加大国家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及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发行等的争取力度,有序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济淄潍高速等列入省“十三五”规划事项的前期工作。

  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减税清费政策,兑现落实“工业强市30条”政策,落实企业松绑减负各项制度,降低企业成本。完善企业诉求反映机制和快速解决通道,针对困难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等要素保障难题。继续实行“企业生产宁静日”和涉企检查计划管理、台帐管理和联合检查制度,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扩大居民消费。有序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有序推进商品房去库存,落实公积金提取使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稳定住房消费。畅通汽车融资租赁渠道,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消费。增强融资保障。深化与8家省级银行机构的战略合作,建立市、区县两级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授信资金落实。

  △产业转型: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推动100家企业“机器换人”

  2016年淄博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产业园区和功能区为载体,健全提升、融合、集聚相结合的优化升级机制,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继续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推动100家企业“机器换人”,打造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双轮驱动”。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鼓励产能过剩行业加快改造升级,支持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支持优势富余产能加快转产转移。稳妥有序处置“僵尸”企业,排出“升、转、关”企业名单,推动重组整合、搬迁改造或破产关闭。

  △生态建设:实施主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工程

  2016年淄博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生态淄博: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修复提升;高质量完成生态红线划定,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其中包括,认真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分批组织实施60项重点工程包和243个建设项目。实施主城区“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工程,完成主城区水系水源配置,开工建设新城区防洪河道下游治理、东猪龙河高新区段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孝妇河、马踏湖、文昌湖、五阳湖等湿地公园建设,构造“大水系”生态格局。抓好四宝山、九顶山、山铝赤泥堆等破损山体及已关停露天采石区域的生态修复提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抓好大成农药厂和柳园化工厂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积极推进城乡绿化,年内新增造林面积10万亩、园林绿地面积300公顷。

  △文化建设: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助力文化名城建设

  2016年,淄博市将全面启动文化名城建设,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齐文化主题公园、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推动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田齐王陵遗址公园、齐都文化城联动开发,抓好“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依托“南山、北水、东古、西商”的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遗存,统筹抓好齐国故都文化游、周村古商城三期、陶琉古镇、鲁中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开发。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重点开发提升博山池上、淄川梦泉等10个乡村旅游片区。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主城区路网 规划建设高铁新城

  2016年,淄博市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淄博新区建设方面,推进文化中心、新建高中、市实验中学扩建、重庆路小学、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一批重点公共设施建设,推进黄金电商产业园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完善主城区路网,重点推进马南路、西五路南延、鲁泰大道和人民路西延、姜萌路南延、柳园路北延等道路建设工程,改造金晶大道(人民路至洪沟路段)、新村路(东四路至金晶大道段),改造世纪路南段(昌国路至华福大道)配套设施,改造西六路、世纪路济青高速跨线桥,实施人民路、华光路下穿淄东铁路桥立交通道工程,规划建设高铁新城。

  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搞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幅提高棚改中货币化安置比重,力争改造城镇棚户区2.44万户,新增公租房318套。对68个老旧居住区进行整治改造,对846个老旧居住区实施简易物业管理。加快便民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年内集中改建提升11处便民市场。推进济青高铁淄博段及淄博北、临淄北两个站点建设,加快寿平铁路桓台段建设,实施张东铁路、辛泰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支持济青高速、滨莱高速改扩建和长深高速建设,集中抓好S102济青线淄博段改建等国、省道改造建设项目。

  △改革举措落地:简化审批程序 打造“信用淄博”

  2016年,淄博市将持续推进“三最城市”建设,实行“三最城市”指标体系动态管理,探索实行第三方评估评判。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区县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建设,推进建设项目前置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加快与行政部门脱钩。编制实施《淄博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和“黑名单”制度,强化社会信用监管,努力打造“信用淄博”。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价格改革,落实阶梯水价,完善阶梯电价、气价政策。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全市公交集约化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用好阿里巴巴“一达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新华锦(淄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制定全市“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指导目录,推动富余产能向东盟、南亚、中亚转移,加快柬埔寨齐鲁工业园区、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园等境外经济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民生建设:实现全市7.5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

  2016年,淄博市将严格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实施“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政策等措施,年内实现市现行扶贫标准下7.5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全年培训城乡劳动者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稳步提高养老、失业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水平,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900元和4100元。支持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和养老产业,力争年内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600张,农村幸福院50处。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年内新开工建设26所中小学,改扩建36所中小学,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