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手机网民达6.2亿人;我国4G用户3.86亿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谣言传播渠道中,微信谣言占比60.6%。记者调查发现,面对未落实的朋友圈消息,很多人的选择是宁可信其有,这成了谣言传播的重要原因。
微信成谣言传播机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介绍了此次新媒体蓝皮书的主要内容,分为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和产业篇五个部分,着重于三大主题:互联网+、网络安全与创新应用。除总报告外,另有28个分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网络空间新型犯罪、个人信息安全、媒体融合、互联网国际舆论、微信谣言、电子商务、新媒体新闻、搜索引擎、新媒体版权、云传播、微视频等。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0.1%。蓝皮书调查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谣言传播特征与受众心理机制。蓝皮书认为,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微信正在成为谣言传播的主渠道,需要引起警惕。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蓝皮书调查发现,在谣言的传播渠道中,受访者遇到疑似谣言最多的60.6%在微信上,远远高于微博的15.2%和论坛贴吧的21.6%。去年,谣言通过微博和微信传播的比例加在一起,一共占比近六成,而今年仅微信谣言就占比60.6%,这说明,被人们高频率使用的微信,正在成为谣言的产地和主要传播渠道。蓝皮书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识别谣言的能力与性别有关,男性识别谣言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受访者在受教育程度、阶层上无显著差异,男性的年龄层稍微高于女性。
大部分人选择宁可信其有
面对微信里的消息,市民选择如何处理?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市民,有七成市民表示,对于十分重要但是真伪难辨的信息,他们会选择“宁可信其有”,只有两成的人选择“宁可不相信”,另有一成的人选择“其他”。记者调查发现,特别是面对一些本地突发事件,网民的“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正是谣言能发挥作用的土壤。岛城著名心理专家张泮民告诉记者,人们在面对控制感缺失的情境时,倾向于建立虚幻的控制感,谣言正好提供了此种控制感幻觉,并且谣言所述的危害常是疾病死亡等极端可怕情况,在这种压力之下,除非对判断谣言很有信心的人才会选择不相信,否则人们就算有所怀疑,也不敢完全不信。另外,有八成的受访者表示,转发信息到朋友圈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这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因为很多谣言都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等实用信息,人们在自己相信之余,也希望能分享给亲朋好友,使他们也从中受益。该行为是出于利他目的,但实际可能使人不自觉地成了谣言传播的帮手。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朋友圈最常见的谣言主题为健康养生类、食品安全类和人身安全类。
八成人误当谣言传播者
你是否曾在不知不觉中充当谣言的传播者?有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曾经充当过这一并不光彩的角色。“我本身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所以在看到一些跟孩子有关系的消息,像是谁家的孩子丢了什么的,我都会非常着急,有时候不仅自己转,还号召身边的朋友一起转,后来看到一些辟谣的消息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市民吴女士表示。而除了以年幼的孩子为诱饵,诱导网友转发谣言信息外,诸如“你不知道的危险食物”等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信息,“直击跳楼现场”等惊险猎奇信息,以及“狗舍搬迁上千只狗狗面临安乐死”等容易激发人爱心的信息,都容易让网友扮演起谣言传播者的角色。受访市民表示,在面临上述信息时,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失去分辨的能力,等看到辟谣信息时往往为时已晚。如何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受访者们认为除了加强自身警惕性之外,网络管理部门也应该起到过滤的作用,不让这些垃圾信息和谣言出现在网络上,对于谣言制造者也应当毫不姑息。(记者 徐栋 王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