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土豆王”的丰收进行时

2016-10-07 17:0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尚虹波 责任编辑:张靖浛 字号:T|T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被称为我国的“薯都”,从9月底至10月中旬,有近400万亩马铃薯即土豆集中丰收,这也忙坏了当地的土豆种植户们。

undefined

  航拍土豆丰收场景(张海军提供 摄)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被称为我国的“薯都”,从9月底至10月中旬,有近400万亩马铃薯即土豆集中丰收,这也忙坏了当地的土豆种植户们。

  清晨不到5点钟张海军就被电话吵醒,电话里有工人询问“可能要下雨、起(挖)土豆的节奏要不要放缓”,张海军抓紧搜索了当天的天气预报再做判断。

  张海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农民,今年他的海丰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称海丰合作社)共种植4000亩土豆,如果按照每亩土豆3吨产量计算,今年能收获大约12000吨土豆,堪称当地的“土豆王”。

  然而,做真正的“土豆王”不能简单地以土豆种植面积大小来界定,土豆产量、销售渠道及所产生的利润等等也是重要因素。

  “懂气候,会统筹,还得能管住人,没办法呀,96户农民的‘身家性命’交在我手上,任何一个决策都有可能影响大家的分红。”张海军说。

  今年40岁的张海军出生于农民家庭,但20年前他并不甘心背靠黄土面朝天过活,于是他曾是走街串户的小商贩,曾是摩托车修理工,还曾是开煤场的小老板,但折腾了许多年却背了一身债。2002年,张海军将视线转回老家兴和县大库联乡,决定从这里开启他的致富之旅。

  张海军还记得当时老家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大片土地被荒废,他就把这些地都承包来,通过打井、修整灌溉设施,让这些旱地变成肥沃的水浇地。在此期间,也有外地人前来承包土地发展种植业,张海军就将其中一部分土地转包出去,利用转包资金继续包地、打井、建起现代化的种植基地。

  这一时期张海军自己也在种地,可依靠传统观念和种植方法根本无法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反而因为“种啥啥不行”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曾有人问‘海军今年种的啥土豆种子’,就有人说是‘花生1号’,他们都笑话我种出来的土豆跟花生一样小。”张海军笑呵呵地将自己的失败经历拿出来娱乐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正经历着家庭、事业的低谷,连续2年张海军种地赔了将近200万,巨额损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许多人都劝他放弃,但他说他就是一个爱折腾、不服输的人,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此后的1年,他把所有精力全部用在学习土豆种植技术上,谁地种得好他就跟谁学,去地里学,去家里问,再不行就请人家吃饭在酒桌上聊。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张海军还逼着自己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2年秋天张海军用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证明了自己。紧接着第二年、第三年,年年都有丰厚的收益,张海军靠种地翻身致富,这让他的亲戚朋友们羡慕不已,还有不少乡里乡亲也表达出想跟着他一块儿干的意愿。于是,先后有96户村民加入了他的海丰合作社,过上了不出村就打工、不出门能挣钱的日子,张海军本人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他挺有头脑,又有闯劲,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当地农民冯勇是海丰合作社的股东,也是张海军的司机兼秘书,今年春天他用10万元入股,眼下4000亩土豆喜获丰收,只要找到好买家,分红一定会很丰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海丰合作社辐射到周边20个自然村,带动一大批种植户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实现了土豆种植向现代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转变,并解决了当地3000多剩余劳动力的就近打工问题。

  “大家能一起致富这是好事。”张海军说,等把地里的土豆都销出去,他还要好好考察一下各地市场,明年继续扩大生产,因为就在今年2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土豆的主粮化战略,张海军觉得种植土豆这项事业还将大有可为。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