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山东东营1月18日讯 “我每天晚上七点至九点到村文化广场上教姐妹们跳广场舞,生活很充实,可开心了!”东营区史口镇范家村专职文化管理员范美英高兴地说,“平时主要负责村里图书管理和借阅,还担负着村里文艺汇演、乡村运动会、文体基础设施保护等工作。”入冬以来,东营区连续举办了吕剧、曲艺、舞蹈(健身秧歌)、器乐(手风琴)多个专业培训班,不断提高全区基层文化干部业务水平。东营区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认真制定方案,实行项目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大人、财、物支持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文体活动场所,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该区2015年新建村(居)文化广场30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文化广场硬化、舞台场地工程,配套建设户外电子显示屏、地座式篮球架、高杆灯、健身路径、音响设备、休闲座椅、品牌文化等地上设施。加快推进区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规范提升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加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建设“乡村剧场”,全面提升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健全基层文化队伍,加强文化干部业务培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完善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体系,实施文化关爱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数字文化建设。立足群众需求,努力培育常年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喜爱、效果突出、影响较大的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吕剧文化等一批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着力培育和打造精品项目,带动基层文化建设上水平。
东营区认真落实全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要求,近年来累计用于文化工程建设的资金过亿元,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万多平米的区文体活动中心设有电影院、图书馆、健身房等,市民在这里可以看电影、读书、健身,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各镇街均设有独立的综合文化站,设有乒乓球馆、舞蹈排练厅、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体场馆。各村居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均实现全覆盖。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先后举办广场消夏文艺晚会、书法美术摄影展、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
东营区顺应百姓期盼,坚持城乡一体,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注重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从生态、历史、文化、生活四个方面对创新服务体系进行准确定位,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