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16年秋粮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2016-12-06 13:46:24 来源:中国网山东 作者:徐淑华 责任编辑:王雪 字号:T|T
摘要】临沂市价格监测中心于11月下旬对全市秋粮生产、价格、收购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对农户、粮食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中国网山东临沂12月6日讯(徐淑华)本网从临沂市物价局获悉,为深入了解玉米等秋粮生产、成本及购销情况,分析研判后期价格走势,根据省局工作安排,临沂市价格监测中心于11月下旬对全市秋粮生产、价格、收购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走访、问卷、座谈的方式,对农户、粮食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玉米生产、种植情况

  根据粮食部门统计数据:今年临沂市秋粮种植面积545.3万亩,比去年579.3万亩减少34万亩,减少幅度为5.87%;平均亩产454.6公斤/亩,比去年461.2公斤/亩减少6.6公斤/亩,减产1.43%;总产量250.06万吨,比去年267.2万吨减少6.41%。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63.35万亩,比去年405.3万亩减少41.95万亩,减少10.35%;平均亩产460.92公斤/亩,比去年455.1公斤/亩增产5.82公斤/亩,增产1.28%;总产量168.4万吨,比去年184.4万吨减少8.68%。

  2016年,临沂市玉米种植面积,总产下降,主要影响因素:

  一是劳动力资源减少。当前,农村青壮年大都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种粮者多以为年龄大者为主,劳动能力较差,种植规模有限。

  二是新农村建设导致耕地减少。部分农村开始产业转型,大量发展工业园区、新型观光旅游产业等,占用大量土地,导致种粮面积明显减少。

  三是偏向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价格低,种粮收入较少,为提高家庭收入,多地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加剧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

  二、新玉米市场价格运行情况

  9月以来,新玉米陆续上市,加上今年国家对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失去托市价格支撑的玉米全面下跌,玉米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我市今年玉米开秤价0.76元/500g,同比下降6.17%;目前已升至0.85元/500k,同比下降11.96%。

  监测数据显示,我市玉米价格九、十月份开始走低, 10月平均价格为0.85元/500g,同比下跌0.17元,跌幅为16.67%。进入11月份以来价格开始止跌并小幅反弹,目前价格维持在0.9元/500g,同比下跌0.03元,跌幅为3.23%。

  据粮食部门提供的数据,今年我市玉米预计收购量94万吨,截至11月25日,已收购26.6万吨,相比去年9.87万吨增加16.73万吨,涨幅高达169.5%,市场交易活跃,需求旺盛。

  玉米价格下跌,收购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因素为: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加快玉米去库存速度,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玉米价格相比往年下跌明显。此情况下,种植户普遍看跌玉米价格,认为市场价格将继续走低,纷纷加快出售速度,粮食加工企业趁机扩大新玉米收购量,造成新玉米收购相比往年明显加快。

  三、玉米成本、收益情况

  据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显示:相比去年,2016年玉米亩产量增加,生产成本小幅下略降,产值略增,净利润比去年减少,呈产量增加,收益减少的现状。具体如下:

  1、亩产量增加、产值略增。今年玉米平均亩产量520.45公斤(农调点上的产量),比去年的465.74公斤,同比增产54.71公斤,增幅为11.75%。今年平均亩产值876.03元,比去年的858.07元,同比增加17.96元,增幅为2.09%。

  2、生产成本小幅下降。今年平均每亩生产成本为810.75元,较去年的865.79元,同比减少55.04元,降幅为6.36%。土地成本为每亩135元,同比下降10%。

  3、净利润大幅下降。今年平均每亩玉米现金收益为463.68元,较去年的411.08元增加了52.6元,增幅为12.8%,原因主要是今年的亩产量增加。除去人工、土地等非现金投入的成本,今年每亩玉米的平均净利润为-69.72元,比去年的-157.72元,同比减少88元,降幅为55.8%。

  四、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粮食种植面临结构性调整

  近年来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特别是玉米已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剧,收储和进口压力逐步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突出,不利于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和农民持续征收。在此背景下,国家为保障农民利益,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让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

  短期内,受政策影响,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基本可以确定,未来新玉米价格不断走低的概率很高,国内玉米下跌的趋势很难改变。面对玉米价格明确下跌的市场行情,部分玉米种植区也开始调整种植结构的尝试,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从农产品的附加值入手,种植经济作物、绿色有机产品,打造农产品的品质,提高种植收入。

  五、秋粮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目前全市秋粮市场情况看,今年的秋粮生产中我们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种粮效益依然偏低。目前生产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粮食价格不升反降,种粮净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当前经济作物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粮食种植,且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外出打工收入在远超种粮效益,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打击明显。

  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老旧。通过座谈了解到,目前使用的农田水利设施还有许多为大跃进期间建设,农民种植靠天吃饭现象依然普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种植户,认为农机灌溉及天气干旱当前需改进的主要问题。

  三是科学种植观念不强。由于农户缺乏有效的科学指导,化肥、药剂使用盲目,且农户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往往造成化肥用量、元素配比不合理、药剂过量使用等问题,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产。

  六、几点建议

  1、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国家给予玉米种植户一定财政补贴,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2、将玉米种植纳入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制度。价格主管部门积极协调种植户和保险公司,将玉米种植纳入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为种植户提供后勤保障,提高农户积极性,保障玉米种植收入,消除因市场供求变化、国家政策等因素带来的收益风险。

  3、加快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种植。可以有效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合理配置,降低种植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尽快制定有关政策,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

  4、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理解市场信息。面对粮食价格下跌,应该在优化粮食种植内部结构的同时,有序推进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农业的增收潜力。在保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农民逐步种植经济作物,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原则,正确引导农民确定符合实际的调整重点和调整方向。

  5、继续积极主动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农产品价格受政策、季节、气候因素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必须继续加强价格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秋粮生产和市场供求变化等情况,特别是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粮油价格变化情况,加强其对国内价格影响的分析。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