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中国旅业应该用格局视野宏观叙事才能走长远

2016-08-18 14:13:40 来源:中国网 作者:伍策 子夜 责任编辑:朱益民 字号:T|T
摘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第四届中国旅业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如今的中国旅游业更应该用“格局”、“视野”宏观叙事方能阐释。旅游休闲已经融入了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就像阳光、空气和水那样,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旅游市场规模超40亿人次,消费总量近1万亿美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率均超10%的大众旅游时代,如果我们还认为只有谈论服务品质、获客能力和分销渠道等微观话题才是‘干货’的话,至少对于携程、春秋、同程、凯撒、途家等一线企业是不负责任的。”这是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第四届中国旅业互联网大会上的第一句话,他诚恳的谈到,如今的中国旅游业更应该用“格局”、“视野”宏观叙事方能阐释。

  月初,国家旅游局发布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和全年旅游经济预测,在宏观经济步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和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下,今年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仍将保持10%和12.8%的增长;入境旅游,特别是外国人来华旅游市场在连续几年平台期的基础上再次起飞。足以证明,从全局角度,大众旅游、国民休闲,以及与此相关的消费需求基本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宏观数据再次证明这个渐成常识的学术观点,旅游休闲已经融入了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就像阳光、空气和水那样,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戴斌分析到。

  戴斌指出,国民旅游一旦旅游休闲和互联网日常化以后,“黄金周”、“旅游法”、“带薪休假”、“高星5A”、“IPO、三板”等热点话题可能会越来越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射下第一块奥运金牌,举国欢腾,无人不知许海峰。那时我们什么都缺,没有自信,需要这样的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让我们找到自信的支撑点。现在,里约热内卢的奥运圣火还没有熄灭,却没几个人再去天天去数中国的奖牌数了。”

  由此窥见旅游同样如此,中国旅游业的双脚已经踩在大众旅游时代的坚实土地上,如果隔三岔五地发文件,开会,说新名词,找存在感,已经得不到所要体现的价值。

  “大众旅游、国民休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有了这些,我们自然而然就是自信且从容。”戴斌如是说。

  万众创业时代并不停留于文案上,尽管有失败的案例和悲观的论调,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旅游创新激情。戴斌举例指出,2016年5月,中国VC/PE共募集25只基金,规模仅为33.89亿美元,市场案例的投资规模均创年度新低。旅游、旅行与休闲领域似乎也有类似的风声,甚至有行业媒体公开讨论“旅游业如何度过资本的寒冬”。关乎宏观经济和产业基本面的判断,通过几个观察到的公司案例就轻易发布定性的结论。泱泱大国,一年当中有几家创业公司估值下降甚至破产清算,可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

  事实上,从M0、M1和M2非均衡增长的数据来看,资本比想象中更急于找到现象级的投资领域,而“旅行+”、“旅游+”、“休闲+”正是这样的领域之一。

  由国旅和港中旅重组的中国旅游集团和正在谋求国际化成长的锦江、海航、开元、复星、海昌等先行者。都是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与风险资本为代表的投资者,以旅行服务、旅游住宿、旅游景区与主题公园为代表的运营商,以租车、金融、保险、通讯、餐饮、文化娱乐、康体、养老为代表的居民生活服务商,以及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司法救济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些共同构成了大众旅游时代的产业发展格局。

  戴斌表明,在这一格局中,旅游企业的传统定义,以及旅游与非旅游产业的传统边界将趋于消失。在开放和分享的旗帜下,一切公共和私营机构都可以为本地人的休闲和出行提供服务,也可以为到访者提供所有面向异地生活的商业接待服务。

    商业演化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格局、视野和情怀的企业,也许会获得一时一地的成功,但终究是走不长。“只有以把情怀和逻辑可丁可卯结合在一起,中国旅游人才能真正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在‘中国服务’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关键的作用。”戴斌如是表示。(伍策 子夜)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