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政协服务经济社会大发展

2016-10-17 10:20:10 来源:中国网山东 作者:刘宪亮 李慧兰 责任编辑:鲁歌 字号:T|T
摘要】大河尾闾,渤海之滨,一座年轻的城市——东营市垦利区正在跨越崛起!在工信部所属的赛迪公司发布的“县域经济百强”中垦利位列第56位,山东省第十三位。

  中国网山东东营10月17日讯 大河尾闾,渤海之滨,一座年轻的城市——东营市垦利区正在跨越崛起!在工信部所属的赛迪公司发布的“县域经济百强”中垦利位列第56位,山东省第十三位。

  在东营市垦利区区委、区政府用一支如椽巨笔,浓墨重彩地装扮这座年轻城市的同时,八届垦利区政协也充分借助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引领全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一城一带三区”和“打造东营经济重要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主城区”的战略目标,踊跃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投身一线建设,很好地发挥了“智囊团”、“人才库”、“排头兵”的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谋大事 议发展 服务经济建设

  化工产业是垦利区的传统主导产业,目前已占到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34.8%。由于受制于原油供给过剩、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等因素,国内石化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垦利区化工行业同样生产受阻、增速放缓、效益下滑。在一番周密调研之后,政协委员梁东光等人提出“进一步加大重点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做大做强,构建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和基础化工产业链条延伸为主,相关精细化工为辅的化工发展格局,努力提升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意见,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快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2015年全区为17个企业发放高层次人才引进补助资金近700万元。同时不断加强企业高端培训,通过组织骨干企业负责人赴高校研修、参加“黄河口论坛”聆听专家授课、举办化工产业专题沙龙、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及专家团队搭建了沟通合作平台等形式,推动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了化工企业的发展。

  以上事例只是八届垦利区政协服务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垦利区政协始终把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第一要务,自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自身优势,树立“参与”和“服务”意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探索创新政协履职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区政协充分利用政协常委会、全委会召开的有利时机,及时对政府半年工作通报、政府全年工作报告向各位常委、全体委员进行传达,并利用界别委员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全体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找准全区经济建设工作的重点,紧紧咬住这些中心工作不放松。特别是在每年政协全会上设置的界别委员代表发言环节,各界别代表紧扣全区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针对全区经济建设的难点,特别是选择事关垦利发展的长远性问题,综合前期视察调研的成果,形成了质量较高的发言材料,界别委员代表与党政主要领导面对面作发言、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区政协紧扣全区经济建设重点,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及调研视察活动。八届以来,区政协先后开展了“十三五”规划协商等经济发展类协商5项,东营北郊服务区规划建设、沿黄产业带建设、垦东经济新区发展等经济发展类调研14项,此外每年坚持对全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并形成多个协商、调研、视察报告。这些报告内容涵盖了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工业转型、农业升级、服务业优化发展的方方面面,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言成果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所提意见建议得到较好采纳。比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等调研,得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承办落实。如,经信局采纳调研建议,大力推进区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能力大大提升,乾泰会计师事务所公布为省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万达橡胶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公布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垦利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7家机构公布为市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东营西郊电子商务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中关村创业学院为载体的电商培训孵化和创业辅导版块,以金钊源物流仓储园为载体的同城配送和智能仓储版块,以金钊源油城O2O购物、邮政买卖惠等区域内自营电商平台为载体的覆盖城乡的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站点网络体系版块。

  垦利区政协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界别委员间的联系,有效进行沟通、联谊和对接,为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如成立促进企业发展联谊会,把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银行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中起来,就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行业名牌等问题开展对话交流;与经信局、各大银行、中小微企业代表联合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围绕企业融资、信贷门槛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合作意向。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委员的能动性,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区政协领导班子在认真抓好自身建设,发挥委员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靠前指挥,扎实工作,呈现了本职工作和项目建设“两不误、双促进”的良好局面。在招商引资方面,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办公室,利用各种机会对外宣介垦利、引凤来巢,形成了全员招商、真招商、招真商的工作局面,连续五年超额完成招商任务,佐宁生物科技、丰湖湾商贸街、海大农业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在垦利扎根落户、结出硕果。

  惠民生 办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逐年上升,“422”家庭结构比例增大,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垦利区也将难以为继。截止到2014年底,垦利区60周岁以及以上老年人共4244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7%,城区老年人有10000多人,占城区人口的16.3%左右,养老压力可见一斑。针对此类情况,区政协组织多名委员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关于建设垦利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模式养老社区的建议,得到了垦利区委、区政府的重视,积极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城乡60周岁以上所有失能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20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由家政公司为其提供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项目。针对康复医疗、养老工作,全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专题协商在政协助推下,2014年,区政府把复康医疗学科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卫计局、残联、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和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及时将康复医疗纳入医疗卫生和残疾人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落实,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垦利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现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现有医护人员60余人,医疗床位100张,养老床位200张。目前,已入住胜坨、永安、兴隆等镇(街)老年人120余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区政协一直将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履职突破方向,多年来,采取专题协商、调研视察、界别提案等多种方式,为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在区政协建言助推下,区政府连续三年将教育惠民工程作为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加大教育硬件投入,仅今明2年就铺开了投资2亿元的9所幼儿园建设。针对教师素质提升工作,区政协在十七次政协常委会议上作专题讨论,积极建言,目前全区城乡教师交流、结对共建活动不断深化,教师梯级培养制度建立完善, “送教下乡”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广泛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名校长,仅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就达21人。针对教育特色化工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利用教师节慰问、集中走访的机会,提出指导意见,使得目前全区城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力度逐年加大,涌现出了以黄河口镇中学“智美课程”、区第一实验小学“书香校园”、永安镇中学的《孔子学堂》“弟子规课程”、区第二实验小学“大课间”活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个性鲜明的校本课程。针对安全稳定工作,民主监督小组广泛深入开展监督,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学校,目前在董集实验学校进行了校园及校车安全一体化监管平台试点建设,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校园及校车安全监管由技能化向智能化的转变;积极推进了“春苗厨房”建设,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安装视频监控、一键报警装置,配齐了安保警械,落实了重点部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垦利区政协将保障就业作为履职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分类施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就业脱贫、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关注力度,通过政协履职平台,想方设法推动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创业发展。专题协商精准就业扶贫。将精准扶贫列为年度专题协商课题,通过多次座谈协商、现场观摩,将就业精准扶贫作为现阶段主要的扶贫措施。配合人社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印制了政策服务手册,采取分组包片对106名就业扶贫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有针对性实施了创业、技能、就业岗位帮扶。创新实施了就业伙伴结对帮扶计划,加大岗位信息定向推送力度,实现了村企“点对点”人岗对接,以转移就业脱贫促进。今年来,全区以落实农民工3项3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开展了“春风行动”“同舟计划”等特色活动,建立了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7265人,城镇新增就业3160人,城镇从业人员476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民主监督关注农民工工资支付。民主监督小组配合人社局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专项行动,自2015年以来,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0起,累计为800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1000余万元,以切实行动保障农民工就业。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协履职的热点。在助力医疗增效工作中,为了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垦利区政协组织委员就城乡居民医保、社区卫生服务、药品安全监管、康复医疗建设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所提意见建议大部分得到相关部门采纳。如,卫计部门采纳政协建议,大力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已达100%。为居民建立规范健康档案,实施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慢病管理,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抽样调查和统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已完成较为详实的社区卫生诊断报告。对各社区的残疾人情况有了详细的记录,并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了康复员,制订了康复计划,配备了康复器材,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做到了设施无障碍化。

  守碧水 护蓝天 共建生态文明

  碧水蓝天,不仅是迤逦的风光,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发展和谐的重要标志,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更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些年,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垦利区的生态建设受到了影响,人居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为此,垦利区政协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连续几年不间断关注水气污染治理情况,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协商建议、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随时提出意见建议,不遗余力推动垦利区水气污染治理。据统计,五年来,垦利区政协转办相关委员提案14件、刊发相关社情民意16期、提出相关协商建议64条,同时组织专项调研、视察及专项回头看活动14次,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针对城区污水泄漏、溢洪河及沿岸气味熏人、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问题,吕景敏等多位政协委员开展了认真调研,提出将城区水系污染治理列入城市长期规划,由住建局牵头,环保局,城管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参加,制定科学合理治理方案,分期治理,稳步推进,以分解资金压力和项目工期压力,确保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针对吕景敏等提出的“关于彻底根治城区水系污染的建议”的提案,垦利区相关部门通过对溢洪河城区段的认真调查,建立了定期冲刷等长效管理机制。自2014年2月以来,通过路庄引黄闸引水,利用路南干渠向溢洪河不间断输水,流量保证每天不低于2m³/s,并按实际需要酌情增加流量,保证了清水入城。

  在政协的积极呼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环保部门整合力量开展了水气污染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排污口封堵、管网配套完善、重点企业监管、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提升、生态湿地建设五个方面为重点,共确定实施了61项河流治理工程,严格遵循“一河一策”及“河长制”要求,从治理方案、人员、资金及督导考核等方面都做出了周密详细的安排部署,全力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初,垦利区迎接了环保部对全区“十二五”总量减排情况的核查,经过核查核算和现场考核,垦利区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垦利石化催化烟气脱硫工程、昌泰畜禽养殖等9个项目得到环保部认定,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区政协民主监督小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以来,全组织环保检查专项行动5次,共计出动人员1800余人次,检查企业845家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45份,调查处理群众环境举报306件,取缔土小污染企业20家,通过经济的、行政的以及刑事的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给予了极大的震慑。如今,在一系列履职成果的助推下,“垦利蓝”成了城区天空的“标配色”、“垦利清”成了城区河流的“新常态”。

  参政为民着想、议政为民谋利、建言为民述情,八届东营市垦利区政协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理念,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凝聚人心,反映民心,在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