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期的胶济铁路高密站。
有待保护的百年胶济铁路工业建筑。
胶济铁路工业遗产田野调查小组,正在胶济铁路淄川站段调查。
高铁时代,城与城、城与村的距离更紧密地链接在一起,高铁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深入城市和乡村成为工业时代不可缺少的特色景观。但新旧更替,部分老旧铁路沿线车站面临着被关停甚至被拆除的命运。
新的胶济客线通车后,特别是随着未来新的济青高铁的开通,“胶济线”则会变的更加繁忙。可老的胶济铁路已经慢慢的离开的山东人的视线,作为一条超越百年的铁路,承载着多少山东家庭的分分合合,记录着多少山东家族的故事。
日前,山东建筑大学江海涛副教授、姜波副教授、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专家 慕启鹏等共同发起了一项针对胶济铁路工业建筑遗产的田野调查项目,试图为后期保护工作提供详尽、全面的铺垫。
老胶济铁路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1904年胶济铁路的开通,使山东内陆与外部的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同时也打破了山东内陆地区传统的文化格局。将铁路作为工业建筑遗产来加以界定和普查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胶济铁路虽然已经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一直以来围绕胶济铁路所展开的有关历史,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研究却从未停止。
据山东建筑大学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专家慕启鹏介绍,近十几年间以胶济铁路中青岛、济南、坊子和淄博这些重要站点开展了的一些建筑遗产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虽然都对胶济铁路工业建筑遗产所做的专门论述,但是仍有些不足之处。
“之前的调查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系统化论述,缺乏扎实的基础数据积累和具有针对性的遗产价值评估。再者,上述研究基本上还是采用以点带线的研究方法,并没有展开全面系统的线性遗产田野调查”。
为老胶济铁路文物身份定名
山东建筑大学江海涛副教授、姜波副教授、慕启鹏等共同发起的针对胶济铁路工业建筑遗产“田野调查”,计划利用2016、2017年两年暑期时间,以小组分段的形式开展对胶济铁路工业建筑遗产的田野调查。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沿线56处大小站点及其配套设备进行现状普查。目的是摸清胶济铁路及其沿线的各类文物现状,为他们的文物身份定名,为他们的价值给予肯定,为后期的保护工作做一个详尽而全面的铺垫。
在为期近十天的外业调研阶段,每条线路都克服了各种不同的困难。青岛段历时八天分别调研了青岛站、大港站、青岛机务段、四方站、沧口站、女姑口站、城阳站和胶州站八处站点;潍坊段历时六天,完成了对廿里堡站、一七三公里站、南流站、黄旗堡站、岞山站、坊子站六个站的田野调查;淄博段历时五天分别完成了博山站、山头站、八陡站、大昆仑站、淄川站、洪山站、周村站、王村站、马尚站和南定站十座车站的田野调查,济南段历时五天分别完成了济南站、北关站、黄台站、郭店站、明水站、普集站六个站田野调查。期间完成了采访记录、调研表格初步填写和无人机航拍等工作。
工业遗产保护尚处在初级阶段
据 慕 启鹏介绍,随着调研的深入发现,高铁客运的快速发展使得目前大部分的老胶济线上的铁路车站遗产都处在破败,凋零,废弃状态,情况好一些的被列为文保单位,糟糕的则面临随时被拆除的危险。
据业内专家介绍,我国的工业遗产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研究还停留在田野调查,系统分类和价值评估这些基础工作层面。在中国铁路已有百年历史,铁路遗产研究与整体工业遗产研究却一样仍在起步阶段。
在慕启鹏看来,对胶济铁路展开系统性的田野调查并对其现存遗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研究工作不仅迫在眉睫,而且也符合目前中国铁路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总趋势。(记者 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