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固然演员是最直接和观众交流的,但他们只是传达编剧和导演意图的载体,这样只为演员评奖,而漠视编剧和导演的前期创作……不重视编剧的最终结果只能造成剧本的文学性退后,这是一种短视逐利的行为。”
在今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举行第十五届文华奖评选,奖项总共20个,只设文华大奖10个,单项奖仅有文华表演奖10个。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编剧圈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原来说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看来是过时了,完全泯灭了编剧和导演的前期创作”。北京晨报记者就此采访文化部艺术司,了解其“关于取消了文华剧作奖、导演奖等单项奖项的考虑”。在等待了一天之后,北京晨报记者得到了文化部艺术司的千字文的官方回应,文中称:“按照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和中宣部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文化部全面完成了文艺评奖清理整顿工作。大幅压缩了奖项数额、调整了奖项设置,压缩了9项节庆活动中的全国性评奖,文化部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项目只保留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群星奖、动漫奖)1项,评奖数额从原有的530个压缩为60个,压缩比例达89%,分项由24个压缩为8个,压缩比例为67%。同时,取消了所有国内全国性文艺比赛和展演活动中的评奖。”至于“为何取消编剧和导演的奖项?只给演员的表演奖”的问题,则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只重演员是浮躁表现
一位多次获得文华剧作奖的老剧作家表示:“以前是影视剧忽视编剧的情况普遍存在,影视剧编剧完全处于没有话语权的状态,舞台剧创作相对依靠编剧的力量更多一些,因此编剧在舞台剧的排名也总是在导演和制作人前面的。现在只给演员颁奖,固然演员是最直接和观众交流的,但他们只是传达编剧和导演意图的载体,这样只为演员评奖,而漠视编剧和导演的前期创作,正是贴合了当前大环境浮躁的演出市场,作为文化部的评奖,是具有导向性的,不重视编剧的最终结果只能造成剧本的文学性退后,这是一种短视逐利的行为。”
其实,编剧在话剧圈的生存状况一直不太乐观,很多剧团已经不养编剧了,比如北京人艺就已经很多年不进年轻的编剧了,只有老一辈的刘锦云、郭启宏等是占人艺编剧的编制的。这样必然造成一些编剧人才的流失,原本有志于从事舞台剧创作的,也转向了利润更加丰厚的影视剧行业,而北京人艺近年来请的一些有名的作家来做舞台剧编剧的尝试,似乎也不是特别成功。
编剧在韩国地位最高
看过韩剧《太阳的后裔》拍摄花絮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第一次的建组会上,编剧金恩淑坐在第一排,而主演宋慧乔和宋仲基素颜站在后面,他们需要向编剧来朗读剧本,汇报他们的前期准备功课,而女二号尹明珠的扮演者金智媛甚至因为再度受到编剧的肯定能入组,对编剧感激涕零。再早看过韩剧《人鱼小姐》的观众大概也会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女主角是位年轻编剧,她要求大牌演员必须按剧本的要求剪掉头发,必须把她的台词说了,否则就威胁导演不再交余下的剧本,最后还是她说服了导演,再有名的演员也不得不乖乖就范。
正是因为编剧的强势地位,韩剧近年来才以高质量的完成度横扫亚洲影视市场,编剧不但能一言九鼎在剧组的地位高,而且收入也和女主男主不相上下,正是如此,韩国的编剧界才聚集了很多优秀人才。而我们的编剧即便再有名,恐怕也没办法在明星面前平等对话,之前编剧宋方金和宋丹丹打嘴仗,就演员随意修改剧本对峙就是一例,在剧组里演员就是如此一手遮天。
演员集中制已成事实
现在我们说起北京人艺卓越的艺术成就,经常说这是“郭老曹的剧院”(郭沫若、老舍、曹禺),到现在还不断研究的“焦菊隐话剧民族化的导演方法”,尽管这也是一座孕育了朱琳、于是之、英若诚等众多明星的剧院。业内所说的“导演集中制”,就是一部戏的风格是带着强烈的导演意图的,现在观众熟悉的话剧导演孟京辉、田沁鑫、林奕华等等都有相对固定合作的编剧班底,然后他们再打造成具有他们强烈导演风格化的作品。很多作品,无论舞台剧还是影视剧的创作,导演都是核心人物,他们的工作已经不单单是在编剧的作品上进行二度创作,而是更早地介入到最开始的创作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方向和呈现的风格等等。
演员的思维相对更为个体局限,而很多明星为了体现自己的话语权,现在都是带自己的御用编剧进组,随意修改剧情,为了突出明星个人光彩,给自己加戏,最后呈现的作品也无法达到编剧和导演的意图,而走向歧途。从未听说过演员集中制,而现实如此,明星收入几乎占到现在影视剧或者舞台剧总投入的一半,甚至更多,很多演员位高权重又一意孤行,任意抹杀剧本前期劳动,这大概就是目前烂片当道的普遍原因了。而被伤了心的编剧在这个行业中既没有获得丰厚的报酬,更难有相应的尊重,只能转入其他行业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