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网络
从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出来,坐一站公交到达唐家岭站,再步行一公里,就能看到一个放置70多辆白色房车的百旺种植园房车营地。2011年,张娜为了摆脱经常租房、搬家的生活状态,在这里买下一辆面积30平方米的房车。随后,哥哥、妈妈、姥姥以及侄子也来到房车居住,从此四世同堂在房车里生活5年。
11月23日,一张让营地所有住户7日内搬离的通知发出。通知称,房车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擅自搭建,属于违法建筑,7日不搬离者断水断电。事发突然,张娜对下一步怎么办还完全没什么头绪。
购买花费13.5万元四世同堂搬进一辆房车
2004年,张娜独自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的张娜也和其他“北漂”一样,租房、搬家成为生活常态,天通苑、海淀、中关村以及朝阳区都留下过张娜的租房轨迹,“在哪上班就在哪租房子,也总是搬家,特别麻烦。”
哥哥张典离婚后独居,为了照顾张典年幼的儿子,张娜兄妹俩陆续把自己的妈妈和姥姥也接到了北京。
为了能有安定住所,张娜开始在网上寻找信息。
2011年,在一些房产信息的网站上,张娜第一次看见了房车的广告,“看到了之后就过来看了下,当时这边什么都没有,一片荒凉。但是后来也查了下,说附近有规划森林公园,以后肯定会发展比较好。”
为了逃离奔忙的生活状态,张娜狠下心买下了一辆房车。
房车价值12.8万,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张娜一下子拿出了13.5万元。虽然这耗尽了张娜在北京工作7年攒下的全部积蓄,但却实现了她“置个地”的想法。
房车在张娜看来,是她在北京的一个过渡,对于来北京打拼的外乡人,张娜也惊讶于高企的房价。“现在买不起房子,就先买一个小一点的固定住所,至少不用跟别人合租,不用经常搬家。”
就这样,张娜、张典带着两人的妈妈和姥姥以及张典的儿子,在北京扎了下来,组成了四世同堂的五口之家。
在张娜家后两排靠近马路的位置,是蒋清莲的房车。
但与张娜一家把房车看成容身唯一住所不同,蒋清莲和他儿子把这里当成逃离都市、享受生活的地方。
今年56岁的蒋清莲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在北京南部有一套200多平方米的住房,由于儿子平时都在国外,工作时间灵活的她打算换一个住所。2013年,她从一个朋友处得知,在地铁西二旗站附近有一个房车营地,花十多万元就可以购买房车作为生活居住场所。“看了之后觉得这边的天要比市里面蓝一些,空气也好,就想搬到这里。”
在与房车所属的汽车俱乐部签订合同后的一个月,定制好的房车出现在了原本都是荒地和建筑垃圾的土地上。
80后自由职业者郭超,颇为得意自己买下的两辆房车。
早在2012年之前,喜欢新鲜事物的他就关注到了房车,2012年9月,他在网上看到位于西二旗附近一处种植园旁有用于居住的房车出售,马上就联系了发布该消息的汽车俱乐部,并以12.8万元一辆的价格买下了两辆房车。
与闹市隔开,居住面积虽小,但电视、冰箱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出行也方便,这是郭超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安静不喧闹,房车满足了我对生活的需求”。
生活
30平方米房车堆满全部家当
几十辆房车变味“小社区”
在百旺苑锐来客房车营地,一共停有70余辆房车。
房车所在的营地距离西二旗地铁站有至少2.7公里,从地铁站出来向营地的方向,京新高速旁尽是树林,落叶被环卫工人扫堆在一处,在风中沙沙作响。傍晚,一路上几乎没有行人经过,房车营地内也没有安装路灯。
张家的房车有30平方米左右,内部分为三部分,进门左手最里间是卧室,张娜和姥姥住在这里。房间内摆了一张双人床、两个衣柜、一个简易架子,还有一个书架。书架上除了一些励志书,最常见的还是《标准日本语》、《德语速成》和《英语四级词汇》等语言类书籍。
张娜是一名导游,主要接待涉外游客,在今年还把哥哥拉进了旅游业,“旅游分为淡季和旺季,就是趁旺季会多赚点。现在冬天,团比较少,所以会和哥哥待在家里,平时如果在外面带团的话,家里基本就住三个人。”
除了房车标配的彩电、冰箱和橱柜等,张娜又陆续在家里置办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和空调,放在中间的小隔间中。原本不大的地方需要小心寻找落脚地,以免踩到放在地上的被褥。
此外,房内还摆放着一个柜子、一个矮小黑色的饭桌以及鞋柜和沙发。卧室、客厅和饭厅都被浓缩进这间小隔间中。晚上,家人把卷起的被褥打开,借着地暖的热气睡觉。
房内第三个部分就是厨房和卫生间,灶台上放着碗筷和五口人的食物。
张娜一家五人居住,难免显得有些局促。衣柜上等高处,都堆满了各式杂物。
在张娜和其他人说话时,她的姥姥则半躺着靠在门口的沙发上,闭眼睛休息。
姥姥是一位90岁的老人,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棉帽子,身上穿着自己缝制的花棉袄,脚上穿的是棉拖鞋。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话不多,只是在询问家人冷不冷。
张娜的妈妈平时则外出打零工,“我妈妈出门做小时工,给别人洗洗碗什么的,就赚点钱。”
张典的儿子现在在房车营地附近的一个小学上二年级。由于空间狭小,小孩子往往把铺在地上的被褥卷起来当作书桌,趴在上面写作业。
与张娜家不同,更让蒋清莲动心的是,房车前面还有一块空地,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任意种植和装饰。
一心想要家庭花园的蒋清莲便和妹妹一起,买了三辆长度为8米,宽度为3米,30平方米左右的房车,她和儿子一辆,妹妹两辆。
打开蒋清莲家房车的大门,掀开紫色珠帘,一张饭桌占据了一片位置,桌子旁一长条是做饭的区域,拐角处是一个卫生间,在最左侧边还有一间卧室。
记者看到,房车的“墙”,用铁皮制作而成,中间没有任何填充物,是空心的。到了中午,清莲打开灶台燃气做饭,蓝色的明火烧烤着锅底,也将一股股热气传送至30平方米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这屋子就是这样,热得快,冷却得也快”。
蒋清莲把常住的30余户人家称为大家庭,夏天邻居之间会经常一起烧烤聚餐。张娜也会种菜或者挖野菜吃,“在房车附近有很多野菜,像荠菜、婆婆丁等等好多种。”此外也会去附近菜市场买菜,“有时候骑个自行车去买点,或者从外面回来多带点放冰箱里就行。”
处理
属于非法建筑
通知限期搬离
11月的一天,蒋清莲的儿子李然(化名)从国外回来休假,他看到一篇题为《西二旗有套房,12万就能在北京安家!?》的文章在微信上被多人转载,说的正是他们居住的房车区。文章称,这个被称作“房车营地”的地方,只要交12万元一辆的费用和1000多元一年的土地租金,就可以供愿意住在房车里的人居住。而在文章配图里,李然还发现了自己家房车的外景照片。
李然觉得,这个帖子的标题有些“抢眼球”,其余的也没有细想。他更没有想到,几天之后,他所居住的房车,会出现意外的命运。
11月23日,张娜出门看到自己房车的外墙上贴了一张通知,这张落款为“百旺农业种植园”的通知称,房车俱乐部使用土地为农耕基本农田,所有建筑物及地上附着物未经国土、规划、建设部门批准擅自搭建,属于违法建筑。“为积极保护国家基本农田,规范土地使用,请现所有房车住户于通告发布之日起,一周内(2016年11月23日至2016年11月30日)清理完所有房车及私人物品并自行搬离。对拒不执行本通告,逾期不清理、不搬离的,有关部门将依法强制执行。”在正文的下面,园区又特意贴了一张“逾期不搬,停水停电”的小纸条。
张娜表示,五年前买房车时候,她被告知至少可以住二十年。“买的时候也担心过会不会突然被搬迁,但是房车的老总把和园区签的合同给我们看过了,上面显示一直签到2025年,所以才放心买的。而且当时说如果有什么原因不让住了,这边的老板也会跟我们找营地,肯定能保证在北京。”
这纸通知书的出现成为了房车区住户的唯一关注重点。11月24日上午,出门买水果回来的蒋清莲碰到了一位刚从房车内出来的男性住户,虽然彼此间不认识,但他们在寒暄几句后,话题便落到了“被搬离”的事情上,他们担心,7天的时间不够安置和准备,7天以后真的断水断电,生活就会乱套了。
后续
汽车俱乐部负责人:
房车如何安置仍在协商
和这位邻居告别后,蒋清莲想了想自己的出路。如果真的免不了搬离的命运,她会收拾好东西,开车离开这个地方。不一会,她开始担心起张娜一家,“我们家在城内还有房子,但是她们家五口人搬去哪儿,以后怎么生活啊?”
蒋清莲的担心正是张娜的担心。事发突然,在7天之内,她和家人很难找到可以接替房车的容身之处,而搬离的期限一到,房车断水断电,她和家人无法再正常居住。
对于没有房车以后的生活,张娜暂时还没有做出打算,没有头绪,也没有准备收拾搬家,他们一家五口的全部家当还堆在这个30平方米的房车中。她和哥哥正常外出上班,母亲也和往常一样打工贴补家用,小孩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好像一切与往常没什么不同。
“根本没有可以搬的地方,北京这么大,可哪儿有可以放我们这些东西的地方啊?”说完这句话的张娜,歪头看向房车的小窗外,而窗外,她的姥姥正在收拾着一堆纸箱壳,一言不发。
同样不知道怎么办的,还有郭超。他决定暂时不搬离原地,打算和其他住户一起,找时间和俱乐部沟通协商事情该如何解决。
而作为当事一方的俱乐部,也处在这件事的漩涡当中。通知贴出以后,北京锐来客汽车俱乐部贺性负责人的电话被住户“打爆”了。
“那篇讲我们房车的文章很热,媒体也曝光了,相关方面做出了这个决定。我们对这件事也觉得突然,但是也没办法”。面对住户的询问,他说他正在和有关方面进行协商,至于如何安置住户,如何解决后续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我这里也不清楚”。
11月24日上午,蒋清莲看到百旺农业种植园的负责人和几个人在丈量房车的长度,有住户问在做什么,这位负责人也没有明确回答。这时,有几位住户路过,负责人转头对这些住户说,“都看到通知了吧,12月1日就断水断电了,你们现在快清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