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一家淘宝超市,集超市、库房、车间和电商于一体
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村的农民早已离开种地老本行,转身在互联网上耕耘,开淘宝店专卖毛衣、毛线,踏上了发家致富的高速路。作为全国首批淘宝村的农民,他们当中不少已身家千万,开豪车、住县城商品房、有羊绒店铺已成为他们的财富标配。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全国,像东高庄这样的淘宝村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在中国农村地区已形成1311个淘宝村。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只有200多个。
探访
偏僻富裕小村 村民身家千万
从邢台市坐三个小时颠簸的长途汽车,再乘半个小时的摩的才能到清河县东高庄村。这个位置偏僻的小村庄,南北宽500米,东西长1000米,拥有农田2020亩,主要经济作物是小麦、玉米。村民2000余人,刘、宋为两大姓氏。
初春的一个下午2点左右,小村子里十分安静,偶尔能看到两三位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聊天,经常有私家车从身边匆匆驶过,其中不乏奥迪、宝马、奔驰,显示着村里农民的经济实力。东高村村委书记宋进安介绍,仅仅靠种地,农民温饱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发家致富绝无可能。
2007年11月,村里有一位叫刘玉国的年轻人率先做起了淘宝生意,开网店卖毛衣毛线,仅靠一台电脑起家,三个月就赚了2万多元,在这个只有0.5平方公里的小村里简直就是个天大的新闻。刚开始大家谁都不相信,但后来发现真的很赚钱,于是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里十几个年轻人跟着刘玉国一起学习网上开店,当淘宝店老板,日进斗金。很多村民将自家几亩田地承包给他人,从此远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在东高庄村口赫然矗立着一个巨大广告牌——“中国羊绒淘宝第一村”,沿街能看到七、八家淘宝专供商店,村民刘连国的淘宝超市就是其中一家,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去参观的时候发现,所谓的淘宝超市其实包括超市、库房、车间、电商四大部分。一进门的区域是超市部分,大大小小的毛线团按照不同颜色摆放在货架上的纸箱子里,箱子上印有淘宝正品字样。往里面走就是一间上千平方米的厂房,七、八台机器正在不停地转动着,将大团毛线分装成客户需要的小团毛线,刘老板16岁的儿子小刘正在机器旁边巡视看守。
据了解,淘宝村的特点就是家族式产业,单打独斗,孩子十几岁就离开学校,帮助家里做生意。除了为淘宝卖家们供货,刘老板也有自己的淘宝店,五、六台电脑就摆在最里面的一个套间里,但是现场没有见到一位客服人员,电脑也都是处于关闭状态。刘老板说,目前正是羊毛制品销售淡季,客服人员上班较晚,平时都是将淘宝客服主页挂在手机上,以便随时与客户交流。
在东高庄村委会院子里,“淘宝开店流程”、“清河县快递物流详情”等信息被制作成宣传板,悬挂在屋外的墙壁上,方便村民随时学习。宋书记说,为了鼓励村民淘宝致富,村里投资40万元接通光纤宽带,号召各家各户都上光纤宽带。到了2009年,村里基本上是家家有电脑、户户有网店,淘宝户数量达到400多家,很快村里出现了几十家百万富翁。生意做大之后,嫌家里院子小,施展不开了,于是有人就到附近的清河县羊绒制品市场花上一、二百万元买商铺、买厂房,搞电子商务,有的农户一年收入能达到上千万元。
宋书记展示“淘宝村”牌匾
讲述
清河淘宝村第一人 已致富转型做快递
40岁的刘玉国在10年前开始做淘宝,是清河县第一位淘宝店主。谈起自己的电商经历,刘玉国坦言:“我是被逼无奈才开的网店。”做电商之前刘玉国什么都做过,种田、开三轮车、做小生意,但就是挣不到大钱,2007年他的全部家当才不到1000元,就是想投资开个门脸都没有钱去交房租。万般无奈之下,也为了给自己找一条生路,刘玉国想到了在淘宝网上开店,因为网上开店是免费的,拿个身份证申请登记就可以了。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2007年10月31日刘玉国的淘宝店正式开业了,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出去东西了。“几件东西我已经记不得了,好像有几条羊绒裤,一些羊绒纱线,但是金额我印象非常清楚,435元。”刘玉国回忆。
当时对方是一个黄钻买家,10年前能见到黄钻买家不容易呀。有好多买卖流程刘玉国一点都不懂,都是那位买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教给他的,这段买家教卖家的淘宝交易教程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刘玉国才算把这一单生意搞定。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进货量太小,当时村里的两家羊绒制品商户不愿意给刘玉国供货,于是他就找到从事羊绒生意的堂叔,从堂叔家进了货,再骑着摩托车到清河县城里给客户发的货。刘玉国回忆,首单生意赚得还真不少,大概200元钱吧,除去快递费,纯利润160元。
从2007年10月31日到2008年1月份,仅三个月的时间,刘玉国在淘宝上的信誉就做到了五颗星,共做了151单生意,赚了2.4万元。这让他又惊又喜,“从那时起我就认定淘宝了啊,决心一定要走下去。”2009年刘玉国的淘宝店年销售额就已破千万。
2014年,迅速积累财富的刘玉国开始转型投资快递业务,他投资参股了圆通、申通、百世、韵达等好几个快递门店,分布在北京、石家庄等地。谈起转型的原因,刘玉国表示:“后来做淘宝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看到马云投资圆通快递,咱也赶紧跟着跑吧,马云走的路还能错得了?”
历程
村里首台梳绒机 几家村民凑钱买
从本质上讲,淘宝村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碰撞下的新型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因此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经济土壤。
回顾东高庄淘宝村发展史也是如此。1985年起,村民开始从事羊绒深加工产业。当时有村民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生产羊毛、羊绒的地区收购羊毛、羊绒原材料,用梳绒机将原材料进行分梳,这是羊毛、羊绒深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据宋书记回忆,当时大家都没钱,村里第一台梳绒机是三、五家村民凑钱买的。这第一台梳绒机其实是天津的梳棉机,后来才改装成了梳绒机。分梳羊绒由村里的东高集团负责外销、出口,将羊绒原料出口到日本、意大利织纱,做羊绒呢、织面料、织衫、织裤子、织围巾等。
到了1990年,就发展到每家拥有一台梳绒机。于是大家就分开单干。后来规模扩大到一家能有两台、三台梳绒机。此时村里有一半村民、200多户家庭都自发参与分梳羊绒产业。
与此同时又向纺纱领域发展,1992年,清河县有了纺纱机,可以制作羊绒纱、棉绒沙、兔绒纱、牛绒纱等。到上世纪90年代末,梳绒业已普及到全县60%以上的村庄,梳绒机也发展到近2万台,其中建起有一定规模的梳绒企业近300家,整个羊绒产业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年梳各类无毛绒2万多吨,其中山羊绒5000吨,占到全国总量的60%。
尽管刘玉国现在已经转行,但刘玉国与淘宝村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了,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经济迅速发展,也获得了荣誉,2013年、2014年,东高庄连续两年获得阿里研究院授予的“中国淘宝村”称号,都是刘玉国代表村里去大会现场捧回的奖牌。据了解,淘宝村认定标准有三个,一是经营场所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二是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以上;三是本村活跃网店数量100家以上,或占家庭户数10%以上。
东高庄村口的“中国羊绒淘宝第一村”大门
问题
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压力之下村民放弃
尽管农村淘宝越来越红火,但是对于淘宝村的未来发展趋势,多名被访者向北青报记者表达了心中忧虑。迅速致富的神话成为最好的催化剂,使得清河县淘宝村大幅扩张。刘玉国说,现在做淘宝的农民实在太多了。
据宋进安介绍,如今清河县不仅东高庄村在做淘宝,基本清河县各村都有农民在开淘宝店。无序竞争环境下,利润越来越低。尤其在这几年,一年比一年难做。
宋书记摇头叹道,“你卖300元一公斤,我就卖280元一公斤。”反正农民淘宝都是个体户,自己定价,恶性竞争时有发生。这种竞争的最大危害就是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以次充好、含绒量或含毛量不达标,客户上门退货。另外,假冒名牌的现象不断出现,如产品仿冒鄂尔多斯、鹿王等名牌。尽管现在市场管理部门查得很紧,凡是带着鄂尔多斯商标的产品一律查处、没收。但是记者仍然在一家淘宝专供商店里看到一块供顾客挑选的羊绒纱线色板,上面写着“鄂尔多斯特色”字样,文字游戏玩儿得比较巧妙。
对于农村电商不规范行为,宋书记表示非常头疼:“个体户电商很难监管。”工商、技术监督局也来查,但是电商们很精明,送检的是优质产品,而实际销售的却是另一种产品,因此监管效果不明显。据介绍,清河县主管部门曾经考虑过建立中心库房,将所有淘宝户的商品集中存放、分类摆好、统一管理,以便于质量监管,但是最终没能实现。
除了缺乏产业规范和质量监管,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电商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据一位电商透露,现在淘宝上的一个小店,如果使用淘宝直通车,那么一天的费用可能比一年的营业额还高。
淘宝直通车是为专职淘宝卖家量身定制的,按点击付费的效果营销工具,为卖家实现宝贝的精准推广。它的竞价结果不只可以在淘宝网(以全新的图片+文字的形式显示)上充分展示,其搜索匹配也给商品带来潜在买家。同时,淘宝直通车还给用户提供淘宝首页热卖单品活动和各个频道的热卖单品活动。每件商品可以设置200个关键字,卖家可以针对每个竞价词自由定价,并按实际被点击次数付费。
“这简直是拿命去做网上推广啊!”这位淘宝店主说,“推上去了,你可能就赚了,如果推不上去,就意味着破产了。”
在清河县火车站趴活儿的摩的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他家以前也做过淘宝,卖羊绒衫,为此还专门参加过培训班,学习如何制作店铺网页、如何进行网上销售等,甚至还学习过刷单技巧。但是李师傅家的淘宝店只开了一年就关闭了,因为在这一年里他家只卖出几件羊毛衫,又没有财力做推广,于是李师傅只好放弃电商,重操旧业继续开摩的拉活儿。
记者手记
农民淘出第一桶金之后该怎么走
据了解,目前东高村的原有土地已经全部流转出去,全村农户都实现了与土地剥离。尽管未来这条淘宝之路可能依然坎坷,这种松散的个体经济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淘宝村的经验实实在在地给了那些远离大城市经济圈的农村地区改变生存状态,快速进入小康闯出了一条新路。
东高村人均土地1亩,以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和农用物资的价格计算,每亩地利润能达到5000元就已经很难了。用东高村村委书记宋进安的话说:吃饱饭没问题,想致富不可能。所以农村要小康,产品要品牌化、集约化、规范化只能摆脱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大农业的道路。
中国的几亿农民离开土地如何生存,这一直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农民的主要致富之路就是出外打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城市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如果几亿人都挤进城市,大城市病的问题又是个无解之痛。
用互联网的方式把脱离土地的农村劳动力与部分手工业、轻工业联系在一起,农民离土不离乡,用很低的成本,很低的风险投入到工业经济之中,以达到迅速致富的目的,同时如果工业企业有意识地把一些初级加工和粗加工与农村经济相联系,后工业时代的高人工成本问题就有望得到控制。
这一方面去除了大城市病的恐惧症,另一方面城市低端产能被农村产能所替代,迫使工业向更高端进步,这个意义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
但是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这种淘宝村模式多半出自某一个村民的忽发奇想,成功之后就是跟风模仿、无限拷贝,恶性竞争。这对淘宝村的名誉和品牌以及未来的产品升级都产生了极大的副作用。而且北青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成功之后的先驱者,问他们有了第一桶金之后的打算是什么,大多数的人都是一脸茫然。
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村都是科技的洼地,让农民自己面对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资本运作等一系列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
在现代工业已经十分成熟的今天,政府部门是不是能够主动地对农村的淘宝经济予以规范和疏导,有意识地把还在萌芽状态的农村淘宝现象融入中国工业化的改革进程,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