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晓飞报道
半岛都市报3月18日讯 看演出、赏贡品、吃小吃、玩游戏……3月18日上午,即墨东部渔村周戈庄村成了欢乐的海洋,传承500余年的田横祭海仪式在此盛大举行。据了解,当天共吸引了15万人次游客前来体验祭海盛况。目前,借着田横祭海节这张名片,即墨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正在打造“旅游+”海洋节庆新模式,成为北方著名海洋民俗文化景点。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报道 传承500余年的田横祭海仪式在即墨周戈庄村举行,首日吸引15万游客。
3月18日早晨,记者赶到即墨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周戈庄村,乡风浓郁的面塑、震天响的万挂大红鞭炮,气势恢宏的祭海仪式,仿佛将人们带到了500年前的祭海现场……在祭海广场上,浓浓的渔家文化氛围,吸引游客频频驻足拍照。“俺们清晨5点钟就从家里出发了,特意包车过来的。”来自即墨市金口镇山阴村76岁的高玉良大爷告诉记者,他们老伙计一行7个人,年纪最大的已经84岁了,就想着来看看祭海节。记者获悉,周戈庄村祭海节首日,迎来15万人次的游客。
“借美丽乡村建设的机会,村里复古打造4000平方米祭海广场,欣赏着五百年传统民俗,品一品田横茗茶,尝一尝田横原味海鲜,这样的旅游体验才更值。”周戈庄村书记刘东升踌躇满志。记者获悉,除传统的祭海仪式和文艺演出等文化项目外,今年祭海庆典更融入“互联网+”“旅游+”等时代新元素。打造节庆文化衍生产业链,成为北方著名海洋民俗文化景点。
如果市民错过了周戈庄祭海盛典,可以于4月2日至3日,前往在山东头村会场举行的祭海节,体验纯正的渔村祭海文化。
■新闻链接
田横祭海节俗称“上网节”
□半岛通讯员 陈培芬
田横祭海节,是渔民们在漫长耕海牧渔中创造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过去,由于渔民们在修葺船只、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选择日子将渔网抬上船,举行祭海仪式,故俗称“上网节”。经过500多年的世代传承,如今田横祭海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获得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殊荣,成为即墨文化和旅游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首先是“蒸面塑”,接着要“选三牲”,猪以黑毛公猪为佳,鸡要选个头大的红公鸡,鱼要用大个儿的鲜鲈鱼。祭祀前一天,渔民要把渔船上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贴上大红对联,“一”字排列,船尾朝岸,船头朝向大海,抛锚定位。祭海的时辰在过去是越早越好,有占先发财的说法。时辰一到,鞭炮齐鸣,锣鼓震天,人声鼎沸,渔民也崇信谁的鞭炮声势大,持续时间长,谁的船这一年就兴旺发财。
“海味”面塑扮靓祭海节
一般直径30厘米的重两公斤,传统的寿桃、寿虫变成了龙凤呈祥、八仙过海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延珉 报道
本报3月18日讯 3月18日,传承500余年的“田横祭海仪式”在青岛即墨田横岛周戈庄村举行。祭海仪式上渔民们摆放的重要物品是蒸面塑,直径约30厘米的面塑重量通常在两公斤左右。
新式面塑将“中点”与“西点”结合,整体作品更具艺术性。
海味”面塑造型栩栩如生。
生活水平提高了面塑也更加精美绝伦。
今年63岁的村民刘秀英已经做面塑近半辈子了,她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因为都很穷,不仅面粉舍不得多用,而且家里的柴火少也舍不得多烧,于是便在做大馒头时先用粗粮做成主体,更有甚者在馒头的里面放一只空碗或填充物做支撑,仅在外面裹上一层薄薄的白面,再在做馒头的湿面粉上进行各种艺术创作。
“面塑在过去是家庭主妇们展示手艺的好时候。”刘秀英说,生活在田横的渔民祖祖辈辈以男人出海打鱼为生,由于那时的生产作业能力有限,渔民们便将对平安和丰收的希望寄托于对海神的虔诚祈拜,妇女们便承担起了祭神的面塑制作。祭海仪式前的四五天,渔家媳妇们便忙碌着走东家、跑西家商议新的面塑式样,造型各异的面塑大小不一。传统面塑的造型主要是寿桃,或是人面鱼身盘坐的寿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周戈庄渔家祭海仪式的面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演变成艺术的再创作,寓意着节节高、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百花齐放等的各种造型栩栩如生。
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的“田横祭海仪式”上,青岛地方特色的面塑被北京一家艺术公司看好,将其与西点的制作有机结合,先用馒头做依托外面再裹上糖粉,制作出了更加精美绝伦的艺术面塑,让广大观众眼前一亮。“总结‘中点’与‘西点’的区别共性的花式饽饽(馒头),解决了传统面塑的存放和食用问题,让整体作品更具艺术性。”北京来的制作人员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