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览开幕(组图)

2017-06-08 11:22:58 来源:大众网 作者:马斌 贾亮 责任编辑:张靖浛 字号:T|T
摘要】6月7日,2017年全国高考大幕拉开,全国940万考生走进考场,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检阅。由淄博市档案馆(局)和淄博齐黉教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开展迎客。

  原标题:淄博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览开幕

大陆唯一的状元卷(复制版)

一位老人在参观展览

参观者在40多年前的老课桌椅上体验读书的感觉

  6月7日,2017年全国高考大幕拉开,全国940万考生走进考场,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检阅。由淄博市档案馆(局)和淄博齐黉教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开展迎客,1200余件教育档案带你穿越时空,去了解古人所接受的教育。

  7日上午,走进位于淄博市档案馆东侧的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览现场,就如同进入了时空隧道。被称为中国已知最早的课本—1745年的《四书朱子本义汇参》,中国最早的现代教科书—1904年的《最新教科书》;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大陆唯一一份状元卷(复制品)等大批珍贵资料,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从老课本、老试卷、老作业,再到各种证书徽章、教学用具、教育资料影像等,展览采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通过1200余件教育档案,多角度展示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教育现状。

  “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管仲在齐国推行对士农工商分别教育,这是我国专科教育制度化的起源。明清时期,淄博境内私塾林立,义学星列,书院颇多,王渔洋、赵执信、蒲松龄等天下闻名。1913年,光被学堂迁至周村,改称光被中学,淄博始有中学教育。”现场,淄博市档案馆一名负责人介绍,淄博是一座站在中国教育前沿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淄博各级各类学校得以普遍设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淄博一中、二中、三中等多个中学的毕业证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1966年“文革”开始后,淄博教育陷入混乱。1972年时全市78个公社竟有96所高中,“文革”后,淄博调整中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加强了成人教育,恢复了高考。此次展览上,就有一份山东招生委员会1977年统一招生的考生档案袋。从档案袋封面就能看到,该考生名叫“常新春”,21岁,他报考的类别是中专,共填写了4个志愿,第一志愿是浙江冶金工业学校。同时,上面清楚记录了他的各科考试成绩,“政治48分;理化35.5分;语文63分;数学19分;总分165.5分”。

  不知何种原因,历史、地理的分数则是空着的。现场,一套珍藏了40多年的老课桌椅引起了不少参观者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这是我1975年上中学时的课桌。后来又在学校工作,正好要换新桌椅,每套2元钱,先卖给本校教职工,我就买了带回老家了。”该套课桌椅的所有者说,每次看到课桌中间划的分界线,桌面上抠出来的小洞,都能回想起上学时的点点滴滴。

  此外,淄博市档案局以馆藏资料为基础,编辑出版的《淄博记忆·教育篇》当日举行了发行仪式。该书以档案的形式对淄博地区教育的发展进行展示记录,淄博地区1978年高考试卷,淄博地区各个学校发展演变情况等在书中都有涉及,对于当今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参考价值。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