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山东遗体捐献登记近九千例 已有1353人实现捐献

稿源时间:2017-11-20 16:54:14  文章来源:大众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
【摘要】新增的捐献者中,还有很多夫妇,他们的姓名并排刻在一起。有一组数字值得致敬:截至目前,全省遗体捐献登记报名8740人,已实现捐献1353人;器官捐献实现1377人;角膜捐献登记报名7100人,实现捐献1380人。

  17日,位于济南长清区的山东福寿园,遗体纪念碑旁摆满了鲜花和蜡烛,全省各地市肃穆的人们在寒衣节前赶来祭奠自己的亲人。2009年建成的遗体纪念碑被雕刻成一本本打开的书,上面刻着捐献者的名字、出生年月、捐献年份等信息,周围环绕着刚扩建的纪念碑,新增捐献者的信息已排到了第三列。在另外一侧,则是器官(角膜)捐献纪念碑,今年清明节以来,200多位捐献者的名字被庄重地刻了上去。“我的好兄弟,姐姐舍不得你。”朱阿姨是第一次来看自己的弟弟,抚摸着纪念碑上的名字,她失声痛哭。今年8月30日,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朱正立离开人世,他的角膜和遗体随即进行了捐献。“这是他自己的意愿。四年前弟弟做了换心手术,获得新生,其实他老早就打算要捐献,他说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死后也要把身体有用的都捐出去。”十多年前,朱正立的儿子因心脏病去世,后来妻子也走了,两人骨灰都在他的安排下撒进了黄河。

  生死相依,千余遗体捐献者有不少是夫妻

  纪念碑上2000多位志愿者,等待着每年清明和寒衣节家属的缅怀祭奠。从2009年至今,追思会已举办了14届,还有不少新的名字不断加入。

  年轻人赵忠晓带着妻儿从烟台海阳来到了这里,这是他刚一岁多的儿子第一次“看”爷爷。赵忠晓的父亲一年多前患肝癌去世,自己要求捐献角膜和遗体。“当时他说要捐献遗体我有些反对,但父亲在家说一不二,加上母亲也不反对,最后就让他捐了。”赵忠晓说,现在有了孩子他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

  新增的捐献者中,还有很多夫妇,他们的姓名并排刻在一起。有一组数字值得致敬:截至目前,全省遗体捐献登记报名8740人,已实现捐献1353人;器官捐献实现1377人;角膜捐献登记报名7100人,实现捐献1380人。

  窘境难解,捐献量逐年增加仍远不够用

  据统计,目前济南遗体捐献登记报名2287人,已实现捐献303人;器官捐献实现68人;角膜捐献登记报名889人,实现捐献190人,均居全省前列。不过在数据增长的背后,一些难解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省城济南,共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三所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另两所是山东大学医学院和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办公室主任董来东介绍,2012年该院有了遗体接收资质,“2012年接收12例,此后逐年增加,2016年为55例,今年也有50多例。”董来东说,尽管遗体捐献数量逐年增加,但依然紧缺。

  在遗体捐献者中,超过六成是老年人,而器官和角膜捐献者则趋年轻化。数据显示,中国年均约30万脏器衰竭患者有器官移植需求,一家医院几百甚至上千患者同等器官的情况依旧存在。

  让爱传递,设捐献工作站让志愿者帮志愿者

  去年6月,济南人徐凯在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后就萌生了捐献遗体角膜的想法,时隔一年,在众多亲朋见证下,他与母亲、女儿、弟弟同时签署遗体角膜捐献协议,祖孙三代四人同时成为捐献志愿者。“当时在场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器官捐献,之后也有了这个意愿。”此后,作为受益者的徐凯成为志愿者,寒衣节他特意带几个朋友参加追思会,“其中有一对夫妻已领表了,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生命延续。”徐凯说。

  记者从济南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遗体(角膜)捐献的等级流程,逐步形成志愿者为志愿者服务的模式,下月起,济南将在市红十字会博爱之家设立捐献工作站,以遗体(角膜)志愿服务队骨干为主,每周三、六9点到15点在此服务。有捐献意愿的市民也可以在非工作日进行捐献咨询、办理捐献登记。

  青大教授和他41年遗体接收路:手机号成“捐献热线”

刘志在翻看捐献者名录

  刘志才原本打算今年6月底就彻底“退休”的,但是这次又没能退下来。其实,5年前他就已经退休了,但因为没有接班人,他被医学院返聘。在过去的5年,他曾因各种原因想过“不干了”,但还是都没放下他做了41年的特殊工作:在青岛大学医学部负责接收捐献者遗体。

  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从年初他就决定退休。性情如同老顽童的他,希望晚年生活能轻松自由,“但是又泡汤了”。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继续干下去,刘志才忍不住又答应下来。

  农业技术员当了副教授

沈教授是青岛第一个遗体捐献者,从那时起青岛遗体捐献开始增多,刘教授见证了这一历程

  每天早饭后8点20左右,刘志才从黄台路的家里出发,沿松山路步行约10分钟,来到位于登州路22号的青岛大学医学部松山校区的办公室。从1976年进入医学院至今,41年里,刘志才专注于一项工作———收集、处理和管理人体标本。

  刘志才像位老农:身体不高,背稍驼,头发花白,衣着老旧甚至有些破损,人一坐下烟不离手。年轻时在同事中,他年龄排行老四,老朋友、老同事习惯叫他“四哥”,青年小伙打趣地称他“四大爷”、“四爷”。

  刘志才1952年出生,老家潍坊诸城,祖辈农民。初中毕业后,刘志才在公社务农。作为少数能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他成为农业技术员,教村民给庄稼施肥用药。勤劳认真,干活干得好,“六年没挨过批评”,颇受当时公社领导欣赏。

  1974年10月,当时的青岛医学院要办技术员班,学制两年,属中专性质,毕业后留校工作。刘志才不想学医,但他的小学老师帮他报了名。阴差阳错,原来想学农的刘志才学了医。

  两年的学习和实习后,1976年7月25日,刘志才正式进入青岛医学院工作,任医学院人体结构学教研室技术员。

  人体结构学教研室的工作分为三部分,除上课前为学生准备好需要的标本外,另两个部分最重要、最特殊:接收遗体和将接收的遗体制作成标本。用行话说,他们是“搞解剖的”。

  刘志才像钉子一样钉在这个岗位上,后来随着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他的工作单位到了青大。2012年退休的时候,技术员出身的刘志才已经是高级实验师,“相当于副教授的级别。”因此,外人也称呼他为“刘教授”。

  退休那年,刘志才获得了“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但由于他的工作一时无人接替,于是他被医学院返聘。

  41年接收遗体达上千例

刘志才更新了捐献者数目,截止到目前,青岛已有695位遗体捐献者

  做遗体接收和解剖,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更需要不怕吃苦和胆大心细。由于常年接触福尔马林药水,他双手被不断灼烧,几乎每周都要蜕一次皮,在制作标本30年的时间里,他双手蜕皮成百上千次。

  2006年,刘志才做了最后一个标本。此后,他的精力主要用于另一件事上:接收捐献者遗体。

  刘志才回忆,在他刚工作之时有规定,“各地医学院有义务协助公安系统保存尸体”。于是,在除了在实验室给学生准备、制作标本外,刘志才还要去接收死囚遗体、无主遗体,最多时候一天接收4具。在还没有自愿捐献遗体的年代,这些遗体成为教学研究的主要遗体源。

  1982年2月9日,青岛医学院教授、著名人体解剖学专家沈福彭教授去世,沈教授生前和他的好友、著名物理学家束星北教授约定,两人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和教学,沈福彭教授成为青岛也是山东省第一个遗体自愿捐献者。1983年10月30日,束星北教授去世,遗体也捐献给了医学院。两位教授开创了青岛遗体志愿捐献的先河,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刘志才和两位教授有过同事经历,对两位教授的举动非常钦佩。

  此后,青岛的遗体自愿捐献开始逐渐升高,80年代每年捐献者有10例左右,90年代每年有20例左右,2000年开始慢慢增多,2016年达到70多例,今年已有44例捐献者。目前,青岛遗体捐献总数达到了695例。刘志才现在接收的遗体中,全部都是来自自愿捐献的。

  与遗体打交道,很多人常常为此感到晦气。但是医学的进步、医学生的培养,离不开这些遗体做出的巨大贡献:医学专业必须以解剖学作为基础,而学习解剖就离不开标本和遗体。

  刘志才见证了青岛遗体自愿捐献的全过程。在他看来,这几十年里,人们的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捐献者越来越多,“有一位城阳老人,填写了捐献志愿书,后来搬家到海阳了。他怕去世后我不去接他的遗体,还特地给我打了两次电话,我给他说我一定会去。”在刘志才看来,这些捐献者的做法伟大,想法朴实,“捐献的角膜能给别人带来光明,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帮着培养个好医生。”

  具体接收遗体数目,刘志才算不清,估计也有一千多例。“拉遗体这么多年,我可以当团长了。”他打趣地说。

  手机号成了“捐献热线”

 一位捐献者家人写给刘教授的信

  刘志才没有节假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他的手机都随时开着,以保证有捐献遗体的去世者家属能随时联系上他。刘志才有两个手机,其中一个就印在《遗体自愿捐献书》上对外公布,现在,这个号码几乎成了“捐献热线”,“等到不干了,这个手机号就交上去,以后接班的人继续用。”

  无论是白天黑夜,只要一接到有捐献遗体的电话,他都会叫上接收遗体专车的司机,第一时间动身赶往捐献者家中,赶上天气不好,还要在暴雨大雪里来回奔走。有时候半夜十一点出门,回来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老伴担心他不想让他去,两人为此还闹过别扭。为了不打扰老伴晚上休息,两人一度分开睡,即使这样,刘志才也把手机声音调到刚好能在睡眠中听到,半夜接到电话后悄悄出门。有一年小年当天,刘志才刚把最后一个菜炒完端上桌、准备和家人共进晚餐时,接到遗体捐献者家属电话,他二话没说,立马出发。有一年大年初三,电话一响,刘志才夺门而出。

  “人家捐献,很伟大,打电话过来,老让人家等着,不好。”刘志才说,又一次凌晨5点他接到一个电话, 向殡仪馆叫车去接收遗体,但是殡仪馆车要排队,一直等到早上9点,去到捐献者家中后,对方很恼火,刘志才只能赔不是,解释原因。

  如果同一时间接到两个捐献电话,他则会请示其中一方少晚会赶到。即使顺路,刘志才通常一次出车也只接一位捐献遗体回来,然后再折返去接收另一位。他觉得一次出车把两位捐献者都拉上,捐献者家属会不高兴,这也是对捐献者的不尊敬。遇到二三十岁的年轻捐献者,他也感到可惜,“这么年轻就没了。”

  有时候,他也遇到过一些特殊情况无法完成捐献,比如一位有捐献遗愿的老人去世后,老伴打电话让刘志才去接收遗体,但是去到后老人的女儿不同意捐献。结果母女俩因此吵了起来,刘志才白跑一趟,不光不生气还会安慰家属,“捐不了就不捐,千万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好。”

  填好表、盖好章,在捐献者家中办完交接手续,刘志才总是询问对方是不是要到医学院做告别仪式。如果有告别仪式,家属的要求他都尽量满足。每次接收完遗体离开时,65岁的刘志才总是弯腰鞠躬,向家属表示感谢。在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他忙前忙后,和捐献者家属一起,向捐献者鞠躬致敬。仪式结束,捐献者家属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刘志才告诉家属,在遗体使用的时候,学生们还会举行个仪式,缅怀捐献者。

  常年劳累一度病倒

  长期无规律生活,再加上吸烟和年龄原因,2015年年初,农历春节前,刘志才突发脑溢血。这次住院休养1个多月,春节也是在医院度过的。

  刚出院刘志才就闲不住,紧接着就干活。老婆担心他,发脾气,但管不住他。住院回来,刘志才左手很长一段时间不受控制,他的精力大不如以前。直到现在,刘志才还每天两次吃着大粒中药丸,不过忙起来他也经常忘了吃药。

  2015年4月,刘志才感觉自己力不从心,于是学校又招进一位江西的学医出身的“90后”小伙刘宇锋来帮他,大小刘搭档工作。刘志才的胆大、不怕吃苦、做事认真,让刘宇锋非常敬佩。老刘很快成了小刘的偶像。现在,当需要接收捐献的遗体时,爷俩通常一起出发,尤其是在晚上。

  因为这份工作全年没有上下班时间,刘志才近30年来除了仅有几次短暂的回诸城老家外,没再出过青岛。今年7月25日,他工作就整整41年了。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同事杨桂明这样评价刘志才。得知记者要采访刘志才,大家不由竖起大拇指,“做到这么好,真是不容易!全国也没几个这样的人吧?”“都能上感动中国了,你说是吧?”刘宇锋丝毫没有开玩笑的表情发问。刘志才自己倒是有些不以为然,“我父亲说,什么事都要有人干,只要人真能吃苦,都能干好。”刘志才说,父亲也是干起活来不着家的人,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刘志才说,他原本打算退休后和老伴一起全国各处走走,要去的地方他都规划好了,“去北京,去沈阳,去长白山,去北大荒,小学课本里说北大荒是‘棒打狍子瓢舀鱼’,看看是什么景象。”除北上外,南他还计划南下去苏州、张家界、井冈山、长江三峡……说起这些来,他显得有些兴奋。剩下时间再学习些农业种植技术,年轻时候想学农却学了医,他感觉“有点遗憾”。

  不过,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了一个愿望。刘志才这次又没能退休,在不限期的继续从事着自己奉献了41年的工作。

  (综合山东商报、半岛网)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