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教育 > 正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屡禁不止 家长焦虑又无奈

稿源时间:2018-08-24 16:50:41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
【摘要】“上午学拼音、识字,下午学数学和英语。”回想起暑假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小衔接班的经历,赵霞觉得,自己也跟孩子提前过上了小学生活。如今,对很多幼儿园大班家长来说,幼小衔接班俨然成为“刚需”。

  “上午学拼音、识字,下午学数学和英语。”回想起暑假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小衔接班的经历,赵霞觉得,自己也跟孩子提前过上了小学生活。如今,对很多幼儿园大班家长来说,幼小衔接班俨然成为“刚需”。

  而最近,教育部下发通知,严禁幼儿园和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并明确明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记者走访了解到,“小学化”禁令之下,济南幼小衔接班依旧疯狂“抢跑”,与此同时,“别人家的孩子提前学,自家孩子跟不上”的焦虑也在家长群体里持续蔓延……

  抢跑

  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家长退园报了幼小衔接班

  8月18日上午10点多,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路附近的一家幼小衔接班内,十几位家长带着孩子体验试听课。讲台上,一位年轻教师正在教学生识字。刘红坐在最后一排,5岁的女儿桐桐坐在她旁边,小脑袋不时向外张望,显然她并没有认真听讲。

  课后,刘红表示,桐桐今年9月就要上幼儿园大班了,但她打算让桐桐退园直接上幼小衔接班,为此,孩子放暑假前,她就开始考察校外幼小衔接班了。暑假期间她给孩子报了一个短期衔接班,开学后打算让她上一个全年班。

  “我们上的是一家公办幼儿园,老师不教孩子识字、数数,担心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退园也是无奈之举吧。”刘红告诉记者,这已是她现场考察的第5家幼小衔接班,考察时,她主要关注衔接班的课程安排。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刘红一样让孩子放弃上幼儿园大班,直接到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学习的家长不在少数。

  与刘红不同,宫晓燕给女儿唯伊的安排是先上半年大班,明年开春后再退园上幼小衔接班。“开始是想让孩子上一年幼小衔接班的,后来怕孩子太累,再者她本身是很听话的孩子,感觉半年应该足够。”宫晓燕说,从今年5月她就开始为孩子考察明年的幼小衔接班了,除了看课程外,她也看环境,“有的衔接班场地很小,孩子在里面感觉很拥挤,有的教室连窗户都没有。”

  无影山路一家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暑期开始,他们幼小衔接全年班就已经开始招生了,计划招10个班,每个班30人,目前名额基本满了。“有很多孩子都是不上幼儿园大班,直接来我们这上,还有一些孩子已经幼儿园大班毕业,但因生日小今年没法上小学。”该工作人员介绍。

  “我经常给幼儿园做幼小衔接讲座,发现有的幼儿园大班还没毕业,就已有一半的孩子退园,转上‘幼小衔接’班了。”济南市新世界小学教师王晓琳表示,在幼小衔接这一问题上,大部分家长都表现得十分焦虑。

  焦虑

  别人家孩子“抢跑”“佛系”爸妈无奈也跟跑

  “孩子还未上幼儿园前,我和妻子基本属于‘佛系’父母,秉持的观点是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上了幼儿园后,他和其他家长的交流日益增多,看到其他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别人家的孩子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他也不淡定了,不知不觉也开始“跟跑”。

  针对“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这一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幼儿家长,其中包括15位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5位幼儿园中班孩子的家长,得出的结论让人大吃一惊,除两位中班孩子妈妈有点犹豫外,其他家长对这一问题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在记者追问“为什么要上幼小衔接班”后,不少家长的回答明显带有焦虑情绪。“大班学不了什么知识,别的孩子都在上,你家的能不上吗?不上万一小学跟不上咋办?”家长朱虹说,今年她的大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小儿子还不到1岁,她一边忙活着给大儿子考察幼小衔接班,一边为小儿子考察早教机构。

  在一家济南妈妈线上交流平台上,“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而且讨论更多的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去哪里上、多少钱的问题,幼小衔接班俨然成了家长们的“刚需”。不过,相比一些准小学生家长的焦虑,很多孩子已经上小学的家长显得淡定些,不少热心的家长以“过来人”身份现身说法。

  “我儿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建议还是上一下正规的幼小衔接班,时间不用太长,三个月就够,目的是让他感受一下上小学和上幼儿园的不同,更多的是让孩子养成写作业、遵守课堂秩序的习惯,在学习内容上,我不建议过度‘抢跑’。”一位妈妈与其他妈妈分享自己的经验。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对校外幼小衔接班“不感冒”。“幼小衔接教育是必须的,但为此上培训班我觉得没必要,只要父母在孩子过渡期多注意引导就足够了。”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吴先生说。

  刹车

  最严“小学化”禁令发出培训机构首次纳入纠正范围

  在幼小衔接班招生旺季,教育部却给出了一记重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禁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坚决纠正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通知》还明确:相关部门将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对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的抽查和摸排;对有“小学化”倾向的行为要于2019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如果幼儿园、培训机构‘小学化’真能被禁止,所有孩子都能‘零起点’入学,对孩子和家长都是好事。”朱虹说,作为家长,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享受童年,但她同样担忧“有令不止”或者治理效果打折扣。记者采访发现,对于禁令,很多幼儿家长都存在像朱虹一样的忧虑。

  家长们的忧虑也不无道理。实际上,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对“幼儿园小学化”进行专项治理,但此次治理首次将社会培训机构纳入纠正范围。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1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2012年,又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克服“小学化”倾向。

  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为什么幼儿教育“小学化”屡禁不止?“如果老师只领着孩子玩,家长会认为幼儿园不好,幼儿园生源会受到影响。”一家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走访

  一年动辄两三万幼小衔接班更重知识衔接

  禁令之下,当前幼小衔接市场到底如何呢?记者以家长的身份咨询了多家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它们的收费均不菲,月均都在2000元以上,而且多不包含餐费,如果学费、餐费、教材费全部加起来,全年花费基本在2万-3万元左右。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很多培训班除了开设全年班,还开设半年班及暑期班,不同类型收费不一。

  历山东路上的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它们的全年班费用是3万元,家长需一次性付款,季度班为1.5万元,暑期班为6000元。即使费用较高,但报名依旧火爆。“我们不是每个孩子都收的,要想进来得先面试。”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试主要考察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观察能力、文化课认知能力及现场发挥能力,测试不合格的要被拒收。

  一年学费动辄两三万的幼小衔接班到底教什么呢?记者在一家培训机构给出的课程表上看到,该机构幼小衔接全年班的上课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午休和午餐都在学校。

  “我们完全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来的,目的是让孩子提早适应。”该培训班工作人员说,除了法定假日及10天的寒假,从今年9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全年班的孩子都要在培训班里学习,上课内容除了课堂专注力训练,更多的是文化课学习,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更加侧重小学一年级课程的预习。

  当记者疑问这样的课程安排是否太过繁重时,该工作人员解释说,这里上课的模式比较灵活,主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另一家培训机构给出的幼小衔接课程单显示,上午的课程主要是识字、拼音、英语或国学,下午则是各种能力训练,比如记忆力、注意力等。

  零基础不是零准备

  幼小衔接不能“衔”错方向

  “我孩子去年上小学,我也没给孩子报衔接班,只是提前为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并初步学了拼音和10以内的口算,这一年孩子对小学生活适应得非常好。”宝华小学副校长宋明媚告诉记者,适当的幼小衔接教育是必需的,但家长不能“衔”错了方向,零基础入学不是零准备,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在知识方面的幼小衔接,却忽视了孩子心理、能力、行为习惯及情感等方面的衔接。

  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和没上过的差别大吗?不少小学老师的反馈是“整体上差别不大,没上过的反而后劲更足”。

  “据我观察,刚开始第一学期,孩子的差异会比较明显,第二学期就不是非常明显了,每个孩子的潜力激发点在不同阶段,一般小学生的能力激发在后半程,家长应寄予孩子合理的期望值,不用过度紧张。”山师大附小的一位语文教师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刚刚上三年级,在孩子上小学前,她没有教孩子识字,但她一直坚持亲子阅读,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在识字上略感吃力,但到了二年级,吃力感就消失了,在自主阅读方面反而比很多识字早的孩子要强。

  “我的孩子就是零基础上小学的,学习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王晓琳表示,与学校授课不一样,教育机构只是将一年级知识灌输给孩子,很多孩子入学前普遍都学习了部分知识,虽在入学初比其他孩子学得轻松,但因为没有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汉字笔画、握笔姿势、拼音发音等经常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而这些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无疑给孩子造成了更多的负担。另外,在上课时,有很多孩子因为老师讲的知识提前学习过,而对知识缺乏新鲜感,失去了好奇心,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久而久之会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这些都对以后的学习很不利,不仅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倒输在了‘终点线’上。”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