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年,120余万人走进海岸路18号
今天(6月22日)下午,由市委党史研究院、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岛党史纪念馆、市文化馆承办的“高擎党旗光辉扬”微演艺活动在青岛党史纪念馆举行,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党课”。连日来,青岛党史纪念馆举办了《光辉历程——中共青岛历史展》《海岸星火——中共青岛地方支部专题展》《伟大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等活动,每天平均近600人次参展,一个月接待1.6万余人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岛党史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作用,运用平台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以“无围墙红色讲堂”为载体,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开展党史宣传,不仅组织宣讲员走进校园、机关单位、街道社区等宣讲党史,与大中小学校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党史教育基地共建活动,还对青岛党史故事、英模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在馆内两个固定展览的基础上,相继推出清明英烈事迹展、红色藏品故事展、庆祝建党百年图片展等多个专题展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已接待56000余人参观。
多年来,青岛党史纪念馆在市委党史研究院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以阵地教育为主体、主题教育为特色、服务基层为抓手的党史宣教新模式。“自建馆以来,共接待各级党员群众120余万人,观众留言近40万字,与50余个单位建立共建关系。”青岛党史纪念馆馆长宋红说。
阵地教育服务大局。纪念馆优化传统教育方式,为观众提供多角度、全景式看展馆、听讲解、搞活动等学习参观服务;利用图片、实物、场景、视频等珍贵资料,宣讲好红色精神和时代精神;设立宣誓广场、党史报告厅、视频放映厅、党员志愿服务岗等党建载体,供参观党员干部使用。制作清廉展览、讲述清廉故事、朗诵清廉诗歌,全市近200个党政机关部门、单位的万余名党员干部到“党史清廉讲堂”现场聆听。编写出版《红色记忆——青岛市小学生党史读本》,组建红领巾红色讲解员队伍,举办“红色经典中的时代好少年”线上故事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青少年学党史、讲党史。
主题教育异彩纷呈。创新是保持党史宣教工作生机与活力的关键,纪念馆利用重大党史纪念日以及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创新形式,创新方法,扎实开展党的重大理论、党的历史主题宣教活动。通过多年实践和宣传,形成“清明节铭记”“红色旧址见证我们成长”“七一党史宣教月”“党史大讲堂”“抗战胜利日”等党史活动品牌,打造了“海岸星火”宣讲品牌,并荣获青岛市十大宣教品牌称号。
党史宣传深入基层。纪念馆坚持“送党课、送党史书、送展览”进基层,不断在传颂红色精神上精准发力;编写党史读本,举办党史进课堂活动,编制青岛地方党史宣讲视频,深入基层宣讲;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展览、视频、讲座、活动,真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青岛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接受生动的红色教育。
探索新媒体新表达。纪念馆抢占线上宣传、掌上阅读前沿阵地,“清明节铭记”推出“网上祭英烈 赞歌献英雄”“主题展览+云课堂”等线上宣传活动,5·18博物馆日推出“讲红色藏品故事”线上宣传,荣获“山东省红色藏品故事十佳案例”,六一节推出“讲红色经典中的少年英雄故事”线上宣传活动,通过宣讲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宣传“四史”,在“青岛党史”“清廉之岛”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发布,阅读点击量均为百万+。
青岛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纪委副书记、党群工作部经理孙建立表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集团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等到党史纪念馆参观学习。“要学好我们身边的历史。”孙建立说,邓恩铭等革命烈士牺牲时只有二三十岁,我们职工很多与他们年龄相仿,希望通过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励我们的干部职工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青岛党史纪念馆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海岸路18号,是青岛市唯一一处保留至今的市级早期党组织机关旧址。纪念馆房屋建于1904年,原是四方机厂职员宿舍,德式建筑。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后,这里成为青岛早期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王尽美、邓恩铭、刘少奇、李慰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2001年,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第一次修复旧址,建立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2011年,市委对旧址进行第二次修复,并在此基础上,扩建为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由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基本陈列和专题展厅三部分组成。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 涛 蔺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