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省港口集团张连钢——技术攻关不停步(德耀中华)
“1个小时20个自然箱?你们起步晚,不可能到这个数!”2016年6月的一天,山东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听说1小时20箱的作业目标后,一位专家不敢相信。
“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的效率不但要超过20个,还要做到25个!”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倔强地说。
“现在想来,当时就是不服气、不认输。”回忆当时情景,张连钢腼腆地笑了笑。事实上,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贯穿张连钢的整个职业生涯。
38年前,张连钢走出大学校门,来到青岛港机关上班。待了不到10个月,这个23岁的年轻人主动请缨,投身港口一线。从参与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泊位建设,到“六五”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内第一台采用全可控硅直流调速集装箱桥吊的安装、调试,再到主持完成大型轮胎式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创新,他用自己的青春,一次次为科技强港贡献着力量。
“爱拼才会赢,当时年轻,就想到一线闯一闯。”张连钢说。
在外人看来,最能显现不服输劲头的,还是他带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团队,参与自动化码头建设。进入21世纪,我国港口在码头硬件、装卸效率方面世界领先,但在全自动、半自动化码头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2013年,青岛港集团党委决定启动建设自动化码头,反复遴选之后,决定任命张连钢担任“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
对于张连钢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当时,他刚做完一次大手术,正处于康复期,医生告诫他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份重担,挑还是不挑?
“咱不能一直跟在别人身后跑。”靠着不服输的劲头,张连钢挺身而出。
2013年10月23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组吹响集结号。筹建之初,又面临选择:是直接照搬国外的自动化码头模式,还是走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张连钢说:“引进国外模式,成本高,需要几十年时间,市场等不起。”
他果断拍板:自己干!
一个闸口布局方案,团队前后设计了40多稿;一个自动化流程测试案例,编写了7000多个,测试10多万次;一个码头布局,反复比较9种方案、16种派生形式以及8个要素……
自动导引运输车如何配置钛酸锂电池,提高充电速度?桥吊如何“减肥减重”,降低码头建造成本?张连钢不服输的劲头,激励着整个团队一路披荆斩棘。
作为团队主心骨,大家看到的张连钢,永远都是精神抖擞,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但只有妻子王晓燕知道,由于劳累,张连钢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
集团党委很担心张连钢的身体,特意派青岛港党委副书记、青港国际总经理王新泽去和他商量:“身体要紧,实在不行就缓缓。”“不能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拼!”张连钢回答得斩钉截铁。
奋战1000多个日夜,这场战斗终于告捷!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汽笛声响,指令一下,桥吊、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迅速启动,数千个集装箱或装或卸,行云流水。数据出炉,本次作业完成3858个自然箱,桥吊单机效率达到26.1个自然箱/小时,船时效率达到161.2个自然箱/小时。
历经三年半的拼搏,张连钢带领团队建成自动化码头一期,创造出多个全球“首创”,走完了国外港口需要8至10年的路;再用一年半时间,成功投产二期工程,升级为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
眼下,张连钢依然坚守岗位,率领团队在“中国智造”一线奋力拼搏。年轻人纷纷表示:“不服气、不认输,我们决不会在技术攻关的路上停步!”
不久前,团队用短短8个月时间研发的青岛港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竣工。
本报记者 侯琳良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