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10时许,室外气温虽然很高,但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建设产业园内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在1号构件车间和3号构件车间,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附近的其他标准车间也已经完工。
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位于京沪高速与东吕高速交会处,独具区位优势。产业园内,干净、整洁、绿色、智能,完全没有传统产业园的固有印象。
该园规划净地6平方公里,项目一期一批次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初步达到企业入园条件。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期一批次的8个标准厂房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号构件车间和3号构件车间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目前正进行屋面板、墙板的施工。
据悉,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按照“一联盟(绿色建设全产业链创新联盟)、三中心(绿色建筑研发中心、绿色产品生产中心、绿色产业服务中心)、八大产业集聚组团”的规划布局,通过“主导产业鲜明、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拉动”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建成“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的推进态势和“支撑项目+政策措施”的保障机制。
按照规划,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要打造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技智能的创新性生态绿谷,助力起步区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建设产业示范区,打造低碳交易的国际样板,最终实现“黄河战略、绿色覆盖、动能转换、济南先行”的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今年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全面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新建居住建筑和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节能标准,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的建筑则充分遵循了这个原则。沿着谢胡路往南直行1公里处,便是该园的13号厂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济南第一栋,也是山东省单体面积最大的采用被动技术的超低能耗厂房,面积达22000平方米,将来厂房生产的也是国际先进的超低能耗被动建材。
所谓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的是极少或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比正常建筑能耗降低85%—95%,是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其中,13号厂房采用了被动式通风技术、采光技术、遮阳技术。
比如,通风技术通过室外风环境和自然通风,优化门窗及相关通风设计,降低空调新风负荷,及时将室内空气散发至室外。采光技术则在屋顶设置太阳能采光天窗,增强采光系数,降低照明能耗。遮阳技术则结合建筑自遮阳和窗户固定外遮阳,降低太阳能得热,提高室内舒适度。
“门窗玻璃在保证采光效果的同时,具有非常好的隔音、保温效果。此外,厂房外侧的岩棉厚度远超一般房建项目,室内垫层也非常厚。相当于用厚厚的棉被把厂房包了起来,这样就能保证温度的恒定。”相关负责人说。
产城融合的未来产业社区
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向就是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同时大力促进城区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智造体系,严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
除了上述的标准车间,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建筑载体包括运营中心、碳中和综合试验区(专家公寓)和智慧道路。其中运营中心涵盖服务中心、商务中心、酒店会议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功能,搭建统一的智慧化运营服务平台。
碳中和综合试验区(专家公寓)采用被动式技术进行设计建设,打造绿色智慧未来社区。
园内开工建设12条道路,4条道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并引入智慧道路及无人驾驶等新技术。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的标准车间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车间,为了方便企业生产,他们根据企业的需求推出了定制式厂房。“一些标准车间一共有三层,一层用于生产,第二层用于设计研发,第三层用于办公,这样就大大方便了企业。”
按照该园的景观设计,这里还有一条南北向河道贯通园区,一个人工湖位于园区中心位置。未来,漫步其间景色秀丽,无人公交穿梭园区,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惬意。此外,园区虽然位于起步区的北侧,但是距离济阳市区仅10公里,就医、生活、购物都会比较方便。
招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
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的招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远见务实,融入上下游及内外环的服务流程,构筑好企业和潜力股的成长平台,起步区出台了《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和《绿色建设产业招商需求清单》,给予专项优惠政策。
在财税和科研方面提供“真金白银”支持,以各项科研奖励表达“真心实意”;在金融和项目开发方面给出力度空前的支持,为人才引进送上最高1亿元开办经费的“超级红包”;在配套支持、行业引导支持、营商环境支持等方面给足优惠、用地供给做好保障。
目前,已签约山东·济南中交智慧绿建中心项目、中交未名环保有限公司总部项目、中交未名黄河环保产业研究院项目及先行区产业园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等,总投资约370亿元。同时,该园还储备了一批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
“企业来这里落户,基本上都是山东区域或者华北区域的第一家,然后进行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并在园区进行实验,最后实现产品的落地。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来了,人才也来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产业园招商负责人说。
□ 本报记者 申红 刘飞跃